2025 年 10 月 28 日,中央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 “规划建议”),其中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的核心目标,以及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社会保障制度更加优化更可持续” 的明确表述,为养老金调整机制筑牢了政策基石。面对公众最关心的 “2026 年养老金是否继续上调”,我们可从政策导向、现实基础与未来趋势中探寻答案。
![]()
一、政策锚点:“十五五” 划定民生保障底线
规划建议以 “坚持人民至上” 为核心原则,明确提出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既将养老金纳入 “民生福祉提升” 的重要范畴,也通过 “两个同步” 为其调整提供了制度依据 —— 居民收入需与经济增长挂钩,而养老金作为退休群体的主要收入来源,自然要跟上这一节奏。此外,“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 的表述,更暗示养老金调整可能成为刺激消费、惠及民生的直接手段,进一步夯实了其 “持续上调” 的政策逻辑。
二、现实支撑:经济与资金双基础足够稳固
养老金能否上调,关键看 “钱袋子” 与 “经济基本面”:从资金端看,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9 月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 5.8 万亿元,较去年增长 8.2%,且养老保险基金已连续 8 年实现正收益,2024 年投资运营收益超 5%,充足的结余为支付提供了底气;从经济端看,2025 年前三季度全国 GDP 同比增长 5.1%,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上涨 4.9%,完全符合养老金 “物价 + 工资” 联动调整的核心原则,为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
三、2026 年调整预判:“涨” 是大概率,涨幅或趋稳
结合近年趋势与现实条件,2026 年养老金继续上调的可能性较大,但涨幅或保持平稳。回顾过往,养老金涨幅已从 2023 年的 3.8% 降至 2024 年的 3%,2025 年进一步收至 2%,这一 “稳降” 趋势与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相适配。基于当前 5.1% 的 GDP 增速与 4.9% 的工资涨幅,2026 年养老金涨幅大概率维持在 2% 左右,或与 2025 年基本持平 —— 既延续 “持续上调” 的民生承诺,也兼顾社保基金的长期可持续性。
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调整的最终方案需待 2026 年四五月份由人社部等部门正式公布,但规划建议已传递出明确信号:未来五年,养老金调整将更趋制度化、规范化,确保退休人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四、长远图景:养老保障体系迈向 “多层次可持续”
![]()
规划建议勾勒的不仅是短期养老金调整的方向,更是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变革路径:随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深化、个人养老金制度完善,以及延迟退休等配套改革推进,我国养老保障正从 “单一依赖基本养老金” 向 “多层次支撑” 转型。这一变革的背后,是中央对 14 亿人 “老有所养” 的庄严承诺,也是共同富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养老金调整从来不只是数字的变化,更是社会文明的标尺。在 “十五五” 新征程上,让每位老年人享有尊严、安康的晚年,正是这份规划建议带给亿万退休人员最温暖的期许。此刻,我们只需安心等待政策落地,在支持养老体系改革的同时,用心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 美好与保障,都在未来的时光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