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十五五规划建议方案公布,其中民生领域着墨颇多。方案明确提出,要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立健全养老保险调整机制,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大概率会继续上调。那么,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养老金能否同步调整呢?
其实,这并非毫无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金待遇水平与职工工资上涨、物价上涨成正比。从今年上半年到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来看,物价呈现小幅增长态势,涨幅约0.1%;工资也实现了正向增长,大约在2%左右。基于这些数据,2026年养老金调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支撑。
说到养老金调整,不少人关心会不会“提低控高”。所谓“提低控高”,简单理解就是提高低养老金人群的待遇,控制高养老金人群的增长幅度。但我们要明白,养老金待遇水平高的人,是遵循了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基本原则。所以,不可能出现养老金高的人不再增长,而养老金低的人大幅增长的情况,这不符合养老保险的公平逻辑。
不过,在具体调整过程中,缩小高低收入之间的差距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在养老金调整时采取一定措施,不让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的调整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其实也是一种“提低控高”的体现。
按照以往惯例,养老金调整大概率会沿用传统的“三结合”方案,即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其中,挂钩调整与个人的养老金水平和工龄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工龄长且养老金水平高的人,在调整时不会得到更低的调整幅度。毕竟他们缴费时间长、缴费基数高,对养老保险基金贡献大,理应享受相应的待遇。
所以,2026年养老金大概率会迎来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虽然难以做到大幅提高低养老金人群待遇、严格控制高养老金人群增长这种理想化的“提低控高”,但只要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调整差距,让养老金调整更加公平合理,让广大退休人员都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