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座墓群中,埋葬着明末清初的抗清义士张煌言,以及他的两位部属。因为张煌言字苍水,所以这个墓在地图上的名字,叫做张苍水墓。
但文保牌子上的名字,则是张煌言墓。它就在杭州西湖的南侧,逛西湖的话,就能顺便找到它。
![]()
这是一个品字形的墓群,中间埋葬的是张煌言本人,两侧则是两位与他相关的人物。一会我们逐一介绍。现在,我们先从张煌言本人,开始了解起来。
张煌言是浙江宁波人,在明崇祯十五年中了举人,但此时的大明江山,已经是岌岌可危。没过几年,清军不仅拿下了北京城,还大举南下,连克多城。
![]()
时年25岁的张煌言,毅然投笔从戎,迎奉鲁王朱以海,共同举师抗清。其实张煌言是文武双全,他的箭法也是很厉害的。
在清兵攻进浙江之后,他又随同鲁王,一路逃到舟山岛上。但舟山守将,却不肯接纳他们。我特意查了一下,这个将军并没有投降满清,纯粹就是个人恩怨上头了,南明就是这么个尿性,火烧眉毛了也不忘内斗。
![]()
所以张煌言,只能随鲁王逃到福建,一路不断举兵抗清,但不幸兵败被俘。但张煌言硬是带着几个人,抢了几匹马跑出来了,看来他的骑术也不简单。
在之后的战斗中,与张煌言并肩作战的几个将军,全都牺牲在了战场上,所以张煌言,逐渐成为了鲁王派系反抗军的领袖。
可惜时运不济,在进攻浙江乐清的时候,他的水军遭遇了台风,不仅损失了几百艘船,还损失了八千多名将士,最终不战而败。
![]()
之后他与郑成功,合力反攻清朝,虽然前期战果累累,但两人在作战的时候,意见总是不统一,最后不出意料地溃败了。
为了扼杀反抗军的补给,满清朝廷颁下了迁海令,在沿海地区驱赶百姓,制造了大量的无人区,不迁者立杀。最终导致富人弃商舍田,避走他乡;穷人更加无法安身立命,大都惨死他乡。
最后张煌言没有办法,只能解散义军,隐居在一个小岛上。然后被叛徒告发,最终被清廷擒获,并在杭州被当众处死。
他的侍童杨冠玉,当时也一起被抓了,当时的监斩官,看杨冠玉年幼,就想找机会放了他,但杨冠玉当场拒绝,并引颈就戮。
![]()
我们在张煌言墓的旁边,就能看到杨冠玉的墓。另一侧的墓,则是张煌言的部属,罗子木的墓。
![]()
至此,清廷除去了这个威胁,但抗清的火苗,是浇不灭,杀不尽的。其中几波大的反抗,被写进了历史课本里,其中包括太平天国,以及辛亥革命。
说到辛亥革命,就要提到,近在咫尺的清末民初革命家章太炎的墓了。这座墓,距离张煌言墓非常近,我们明天的文章,就来介绍介绍章太炎墓,已经相关的那些历史往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