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突然下了几场大雨,天气温度也下降了不少,再回过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日历,居然马上就要到立冬节气了。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它的到来,就意味着寒冬就要来了,同时这个时候自然界万物活动趋向休止、进入闭藏状态以规避寒冷,那么我们也一样,要提前做出改变。
![]()
在物候上,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思就是立冬到了,水面开始出现结薄冰的一个情况,土地因为冻结而开始变硬,就连色彩斑斓的野鸡(雉)也不见了,它们跳入水中,化为了线条优美的大蛤(蜃)。
而在农耕年代,立冬到了之后,农事也开始告一段落了,秋收的作物也已经悉数归仓,人们在这个时候终于是可以好好休养一下了,但是仍然还不能过于的放松,因为要开始为来年的春耕做好准备,还要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民间便有了“立冬补冬”的习俗。
![]()
俗话说“立冬补嘴空,桌上不能少”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还是比较的简单的,这个时候是万物收敛的一个时候,因为天气比较的寒冷,我们的身体也要适应这种气候,因此要有足够的热量,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多吃一点热量高的食物来补嘴空。
这个桌上不能少,就是告诉我们,在这天的时候,要准备丰盛的饭菜,和家人一起分享着吃,为未来的新生积蓄足够的力量。
11月7日立冬,桌上摆5样,哪5样?
今年的立冬节气是公历的11月7日,也是农历的九月十八。
桌上摆5样,其实也是围绕补冬以及藏养来展开的,在古代,这个时候有迎冬与祭祖的一个习俗。周代时,天子会在立冬前三日斋戒,并于立冬当日率领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盛大的“迎冬”仪式,祭祀北方守护神“玄冥”。
![]()
而在民间则是在这天要补冬,“立冬补冬,补嘴空”是广为流传的谚语。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人们相信此时进补最能滋养身体、储存能量。因此,桌上摆五样,一则是为了祭祖,二则是为了家人补冬。
第一样:柚子
在祭祀的祖先的时候,怎么能少了此时的应季水果呢?像柚子,石榴这些都是可以用来祭祀的,尤其是柚子要摆上桌,它不仅寓意佑子,而且其营养价值也比较高,能够起到滋阴润燥的一个作用,而且吃法上也简单,直接去皮,就可以开吃了。
![]()
第二样:饺子
立冬补嘴空,此时还要吃上一点饺子,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而饺子恰似“交子”的谐音。此外,饺子形状像耳朵,人们认为,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受冻。这个也是人们内心最为朴素的一种表达。
![]()
第三样:羊肉
在立冬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变冷,那么此时怎么能够少了一碗羊肉汤呢?羊肉滋阴补阳,而且还比较的容易消化吸收,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多吃一点羊肉,从而给身体补充能量,羊肉直接采用清炖的方式即可,既营养,同时吃了也可以给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
![]()
第四样:鸡肉
立冬一只鸡,一年好身体,在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选择吃上一点鸡肉,它滋味鲜美,而且容易消化吸收,另外鸡肉,也比较适合老人和孩子来吃,尤其是小鸡炖蘑菇,或者是虫草炖鸡,都是相当不错的一个做法,能够为寒冬提供足够的热量。
![]()
第五样:猪排骨
立冬吃猪排骨,也是流传很广的一种说法,人们认为,在这天吃上一点猪排骨,后期的话,腿脚更叫健壮,遇到寒冷的天气的时候,腿脚也很灵活,不会出现冻手冻脚的一个情况。
![]()
立冬补嘴空,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时候天气开始变得寒冷,我们要补充足够的热量,来抵御严寒,在这样的情况下,桌上摆5样,就是告诉我们,饮食的一个合理性,这也是在为漫长的冬季,提供足够的能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