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8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为未来 5 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划定总纲领。与 “十四五” 相比,房地产相关内容从新型城镇化框架转入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范畴,民生属性进一步强化,标志着行业告别规模化扩张,全面进入以品质和安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
规划建议中,6 处战略任务涉及房地产,勾勒出清晰发展路径。在提振消费方面,明确清理住房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区别于 “十四五” 的 “促进健康发展”。中指院指出核心城市购房政策仍有优化空间,严跃进强调需破除城乡资源流动、新旧房联动等四大障碍,连平则建议通过税费下调、补贴等方式释放需求,毕竟住房作为消费 “压舱石”,其稳定对整体消费至关重要。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是核心任务之一,涵盖制度建设、供给优化等五大方向。方正证券认为,行业正从 “大开发” 转向结构性机会,保障房产业链、存量运营等领域潜力凸显。同时,规划聚焦存量盘活,提出用并购、破产、置换等政策盘活低效用地与闲置房产,城市更新也从 “实施行动” 升级为 “大力实施”,加速推进。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风险化解被置于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首位,凸显其重要性。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抓手,需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李宇嘉解读,开发端将夯实项目公司独立法人制,销售端探索现房销售,融资端推行主办银行制,实现资金封闭运转,保障项目交付。这与住建部提出的 “人、房、地、钱” 联动及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相契合。
住房保障与 “好房子” 建设是民生重点。保障房供给从 “有效增加” 转为 “优化”,将结合各地实际调整规模、结构与品质,更好满足新市民、年轻人等群体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 为全新提法,将根据供需情况动态调整供给。此外,“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写入规划,配套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与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居民从 “住有所居” 迈向 “住有宜居”。
站在新旧模式转换节点,“十五五” 时期中国房地产有望企稳复苏。未来 5 年,行业将以 “人” 为核心,以 “居” 为目标,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温暖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