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娄飞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将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金融要围绕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以更好地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首先是规模平稳增长适配大国经济社会体量的需要。“十四五”时期,我国GDP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占全球GDP的比重约为17%,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有效巩固提升。与经济大国地位相称,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从2020年底的312.67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8月的462.28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一位。同时,保险、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这一规模体量为金融有效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贷款为例,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从2020年底的178.4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的274.33万亿元,较好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经济方面看,要让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总量将继续保持较大的规模,经济增长对资本、资金、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需求总量较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投资理财需求规模巨大。这既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需要金融自身规模合理增长,有效发挥金融总体的规模优势,发掘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服务,满足各类主体合理的金融服务需求。换言之,金融不能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平稳增长,以更好地适配大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其次是质量持续提升适配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后,中央对此多次强调,这也是“十五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思路要求。就推动高质量发展而言,既要有质的有效提升,又要有量的合理增长,两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质的有效提升为量的合理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合理增长为质的有效提升提供重要基础。
这意味着,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兼顾质和量的有机统一,在保持数量供给持续增长,确保金融服务可得性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提高金融服务体验满意度。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强化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加强自身投研能力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在金融服务模式、服务方案、产品要素、触达渠道等领域全面创新,不断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尤其是要提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结合特定群体需求,创新针对性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体现金融服务的多层次、差异化。让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在金融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效循环,通过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有效适配高质量发展需要。
最后是结构不断优化适配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十五五”时期,我国在经济总量扩大、质量提升的同时,也有较多的结构调整优化,需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如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优化布局结构,扩大有效投资要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要优化城市规模结构等。此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等本身也有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不仅经济领域如此,社会领域人口结构变化、收入分配结构等也是重要的结构问题。
对此,金融需要充分发挥资金资源配置功能,在服务总量扩大、质量提升,有效处理数量和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同时,有效优化金融服务结构。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围绕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需要围绕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以有效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配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金融投向,让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更好协同,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需要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优化资金资源投向,助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就业岗位创造能力等。就金融自身而言,也需要优化融资结构、优化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等。最终通过金融供给结构优化,切实适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