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活得明白的人,都懂得“收着点”。
古人说得好:“乐不可极,乐极生悲。”这话放在今天依然在理。就像琴弦绷得太紧会断,水流得太急会溢,人生也需要把握个分寸。
![]()
一、话到嘴边留半句
《菜根谭》里那句“口乃心之门”,说得真在理。话说满了,容易把自己逼到墙角。
当年苏轼在《东坡志林》里记载,有位秀才自诩才高,见谁都要辩个输赢。后来因言获罪,流放途中才幡然醒悟:“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如今职场里,多少矛盾不都源于一句没过脑子的玩笑?家庭中,多少隔阂不是起于脱口而出的伤人话?话不说满,留三分余地,既是给别人台阶,也是给自己退路。
二、心有所向不痴迷
《道德经》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道理放现在特别应景。
大家或许都知道古希腊神话里伊卡洛斯的故事——执着于飞向太阳,结果蜡制的翅膀融化,坠海而亡。这不正像今天那些被欲望牵着走的人?为了一个包刷爆信用卡,为了一套房压上整个人生。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有句箴言:“贪看天上月,失却掌中珠。”想要的太多,反而会把已经拥有的也弄丢。真正的智慧,是在追逐与知足间找到那个平衡点。
三、行有所止不逾矩
《论语》里“三思而后行”五个字,藏着多少人生智慧。
战国时,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正是在关键时刻懂得克制冲动。反观当下,多少人在气头上摔了手机、说了分手,事后追悔莫及?
西方谚语说得好:“愤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能在怒火中烧时按住暂停键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
四、欢愉有度不纵情
《小窗幽记》提醒我们:“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礼。”
想起范进中举的故事——半生潦倒,一朝得中,竟喜极而疯。现代人何尝不是?赢了球赛狂欢猝死,中了彩票挥霍一空,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亚里士多德说过:“美德是两种恶行之间的中道。”在狂欢与克制之间找到平衡,方能细水长流,安稳度日。
五、饮食有节不过量
《养生要集》讲:“食恒不饱满,令人无病寿。”古人早就参透了养生真谛。
钱钟书先生有个有趣的比喻:“做人如吃饭,八分饱的人生最自在。”他自己也确实如此——晚年仍保持清淡饮食,每餐七分饱。
现代科学证实,适当节食能激活长寿基因。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常有三分饥,百病不相欺。”
![]()
人生如尺,要有度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道破天机:“能克己,方能成己。”
想起歌德那句名言:“谁不能支配自己,谁就永远是奴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懂得给生活做减法的人,反而活得更丰盛。
说到底,节制不是压抑,而是清醒;不是匮乏,而是选择。 就像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恰到好处的留白,让画面更有意境。人生亦然,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收住,才能走得更远。
《格言联璧》中的智慧,穿越三百年光阴,依然照亮着我们今天的路。在这喧嚣人世,守好口、稳住心、管住行、控住情、把住食,便是给自己最好的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