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68岁从军队离休,歇了5个月竟又接到中央任命,71岁被授予上将

0
分享至

“1985年8月的一个午后,’老王,该歇歇了吧?’警卫员小周看着面前的将军,小声嘀咕。”对于六十八岁的王诚汉来说,这句关切更像一种告别。裁军命令已下,他交接好公文,拿起仅有的一只帆布挎包,退出成都军区的大门,以为自己的军旅就此画上句号。

事情很快反转。仅仅过了五个月,一纸任命飞抵武汉。中央决定,请他出任军事科学院党委书记。电话里,组织部门只说了两句话:“形势所需,老同志请再出山。”王诚汉沉默数秒,回答干脆:“听命。”

为什么一定要叫回这位刚刚离休的少将?原因并不复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军队进入现代化拐点,既需要懂实战、又熟悉部队脉络的老兵把握方向,还得让年轻科技干部快速顶上。简单说:缺少能把战壕泥和实验室灯光同时读懂的人。

把镜头拉回更早。1917年,湖北通城县一个贫寒农舍内,王家的第三个孩子呱呱坠地。父亲去世早,母亲靠给地主缝衣换粗粮。苦是常态,他十三岁时已能独自赶牛出山。那一年,红军队伍从村口经过,鼓点震得窗纸乱颤,他跑去看热闹,却被队伍里的口号吸引——“打土豪,分田地”。

少年心思简单:跟着走,也许母亲就不用再挨饿。于是,他在征询过母亲同意后扛起门板做的木枪,成了红十五军团最小的勤务兵。枪膛里多是纸糊子弹,仗却是真打。14岁,他学会在夜色里听脚步声分敌我;15岁当上班长;16岁火线入党。当时很多战友连名字都来不及留下,他却把每次交火的距离、地形、补给情况一条条记进小册子,这种习惯后来救了许多人。

长征之后的延安,抗大课堂没有煤油灯,他就在篝火旁抄笔记。“打仗靠胆,也靠脑。”这是老师留下的唯一一句评语。到了1943年,他已是太行山新编第一旅第一团团长,外号“老虎团长”。日军据点林立,他指挥兵力从山沟突入鹿泉,三小时拿下敌交通枢纽,又硬抗四次反扑,把第一团的番号刻在太行山石壁上。



1946年夏,国共对峙进入焦灼期。皮定均奉命率部进行中原突围。关键节点,敌包围圈内开不出缺口,皮定均当场拍着地图问:“诚汉,这条路能不能撞开?”王诚汉回答两个字:“能。”夜里,他带团跳过堑壕,抛石雷、炸迫击炮联动。拂晓,缺口撕成四百米宽,兄弟部队安全通过。皮定均说:“老虎团,让敌人挠不到痒。”

新中国成立后,王诚汉调至60军,历任副师长、师长、副军长。朝鲜战场上,他坐小车过横财洞,被溅起的弹片震得满脸是土,仍替工兵计算桥梁载重量。第五次战役收缩前,他提出“机动防御”方案,减小部队损失。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那年授衔礼服还没合身,他就赶去131高地勘察前沿阵地,留下汗迹一片。

到了1985年大裁军,很多老同志主动退下来。王诚汉递交申请:“年纪大了,别让年轻人背包袱。”文件批准,他搬回武汉小院。垂柳下,他第一次学写毛笔字,没写几行,毛笔掉进砚台,他笑道:“枪比这玩意儿好使。”正当他打算陪伴老伴看看长江落日,新的任务闯进院门。



军事科学院的工作与以往冲锋陷阵截然不同。科研干部年纪轻、脑子快,对这位白发将军多少有些敬而远之。王诚汉先把自己角色定位成“参谋长”,不摆资历,不抢话。一场装备论证会,他听年轻专家讲“指挥自动化”,半天没吭声,结束才拉着作者翻到公式,逐项询问推导依据。有人暗自嘀咕:“老虎团长要挑刺。”没想到,他只是确认参数后点头:“照你们方案干,缺设备我去总装要。”第二周,配套仪器就运抵试验室,年轻人服气了。

压力并不小。那几年,军事科研经费紧张,院里几次测评未达标,外界质疑声不断。王诚汉坐在旧藤椅上掰着指头算账:先搞清主攻方向,再解决人才梯队,最后才谈成果。“把有限的子弹打最要害的靶。”这是他反复强调的原则。不到两年,军科院完成战区级作战模型初步编制,给后续联合作战方案奠定框架。



1988年新军衔制实施,71岁的王诚汉被授予上将。颁授现场,他只说一句:“荣誉归大家。”当晚回到宿舍,他拿剪刀把证书塑封膜剪开,取出照片夹进日记本,怕时间久了褪色。

1990年,他终于彻底退休。武汉长江大桥风大,他挽着老伴的胳膊缓缓前行,偶尔指着江面说:“那边码头,当年我们搭船去前线。”说完自己摇头,“现在不打仗,江水也安稳多了。”除了偶尔应邀到军校授课,其余时间他给外孙修理小木船,生活近乎朴素。

王诚汉去世时,桌上放着一本发黄的笔记本,封皮写着四个字——“打仗备忘”。扉页第一行是毛笔字:“为人民,为胜利。”有人问,这算不算他的座右铭?知情者答:“这就是他的人生。”



回顾这位将军的轨迹,从泥腿少年到红军班长,从虎口拔牙的团长到科研岗位的主心骨,身份变了,方向不变——把该扛的责任扛起来,然后放心交给后人。不得不说,这样的人生,很硬。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古二甩出终极录音大瓜,王家卫亲口说让古二写主线,秦雯来打下手

古二甩出终极录音大瓜,王家卫亲口说让古二写主线,秦雯来打下手

芊手若
2025-11-14 16:49:59
官宣引热议!上海男篮签下争议外援,与张镇麟联手冲击队史最佳成绩

官宣引热议!上海男篮签下争议外援,与张镇麟联手冲击队史最佳成绩

林子说事
2025-11-15 13:33:59
法企CEO:欧洲现在面临最大的危机,是连中国连抄都懒得抄我们了

法企CEO:欧洲现在面临最大的危机,是连中国连抄都懒得抄我们了

顾蔡卫
2025-11-15 10:01:39
观众打出9.9分,海外破44亿,《哪吒2》也压不住,年度黑马来了?

观众打出9.9分,海外破44亿,《哪吒2》也压不住,年度黑马来了?

靠谱电影君
2025-11-13 17:09:41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关税突发!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关税突发!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证券时报
2025-11-15 08:38:04
为什么民众都不买房了?权威报告表明:比起贷款买房,租房每月立省40%!

为什么民众都不买房了?权威报告表明:比起贷款买房,租房每月立省40%!

回旋镖
2025-11-15 14:08:33
牛鬼蛇神现原形!演唱会上郭汾阳亲吻王惠4次,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鬼蛇神现原形!演唱会上郭汾阳亲吻王惠4次,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翰林涛涛
2025-11-15 13:49:21
刘嘉玲在机场被拍素颜照,实属罕见,一看就是60多不洗手一直抹嘴

刘嘉玲在机场被拍素颜照,实属罕见,一看就是60多不洗手一直抹嘴

乐悠悠娱乐
2025-11-13 13:14:23
《他为什么依然单身》定档!霍建华携手朱珠,中年爆款偶像剧来了

《他为什么依然单身》定档!霍建华携手朱珠,中年爆款偶像剧来了

易同学爱谈娱乐
2025-11-15 10:16:05
U17世界杯16强已定8席:阿根廷爆冷出局 门将3扑点助十人巴西逆转

U17世界杯16强已定8席:阿根廷爆冷出局 门将3扑点助十人巴西逆转

我爱英超
2025-11-15 06:30:12
王思聪日本签证出问题?多次现身管理局,老头汗衫邋遢撞衫汪小菲

王思聪日本签证出问题?多次现身管理局,老头汗衫邋遢撞衫汪小菲

八星人
2025-11-14 10:45:44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4 11:28:22
酸菜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吃酸菜,或出现5种变化

酸菜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吃酸菜,或出现5种变化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15 11:21:46
A股一天最佳买入时间:这3个时段,新手也能更从容

A股一天最佳买入时间:这3个时段,新手也能更从容

小白鸽财经
2025-11-15 09:01:41
董路直言,无论是谁成为国足主帅,都不可能带队打进世界杯

董路直言,无论是谁成为国足主帅,都不可能带队打进世界杯

林子说事
2025-11-15 11:57:59
山西一男子花88万,包下酒店顶层为90岁母亲做寿,事后母子双双跳楼

山西一男子花88万,包下酒店顶层为90岁母亲做寿,事后母子双双跳楼

清茶浅谈
2025-04-01 19:46:00
猛降14℃,中雪、大雪,即将抵达湖北

猛降14℃,中雪、大雪,即将抵达湖北

鲁中晨报
2025-11-14 15:51:08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川队,明显是上赛季CBA冠军广厦队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川队,明显是上赛季CBA冠军广厦队

大眼瞄世界
2025-11-15 07:38:52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2 11:48:56
2025-11-15 14:47:00
大运河时空 incentive-icons
大运河时空
研究历史资料,搜集传说典故
2060文章数 15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70 Air 采用行业通用方案,暂不支持后期升级运行内存

数码要闻

曝疑似小米Watch S5将支持UWB技术 采用表冠设计

艺术要闻

1.7亿建成,1.5亿拆掉!荆州“天下第一关公”雕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