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停火消息刚传来,茶馆里有人小声嘀咕:‘打了八年,可咱兜里还是不缺钱,这日子算不错吧?’”当时的情景有些魔幻:前线枪炮刚停,巴格达街头却依旧是川流不息的雪佛兰、奔驰,商铺里香料味与柴油味混在一起,让外来记者直呼看不懂。伊拉克真曾达到过让邻国嫉妒的富裕程度,这段经历并不长,却极具冲击力。
时间拨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1973年石油危机推高国际油价,欧佩克成员国赚得盆满钵满,伊拉克靠每日三百万桶的出口,财政收入瞬间暴涨。萨达姆当时仅是副总统,却已实际掌握大权,他抓住机会在国内推行高福利路线:公立教育免学费、大学补助倒贴路费;公立医院几乎不收挂号费;青年夫妻新婚贷款六年免息。很多中东学者后来把这段时间称作“福利社会主义”。
数字说明一切。1980年,伊拉克人均GDP折合3590美元,高于土耳其,也甩开邻国伊朗。当年巴格达登记的私家车超过七十万辆,平均四口之家就拥有一辆轿车。住房更不愁,政府在郊区大规模修建混凝土公寓,公职人员只需象征性交一笔管理费。有人笑称:“巴格达的难题不是没房子,而是不知道要不要换更大的。”
教育领域的投入尤其夸张。1978至1982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翻了一倍,医学、工程、石油三类专业被列为重点,学生每月补贴相当于70美元。试想一下,在当时的北京或上海,大学生可没有这么高的生活费。伊拉克甚至把资金投向出国留学项目,公派生只要回国服务五年,学费由国家全包。那时“巴格达人=识字人”几乎成了官方口号,1982年扫盲率就冲到85%。
疾病治疗同样不差。巴格达医学院的心脏科曾高薪挖来英国专家,医院里最新的CT机、核磁共振仪都由政府集中采购。孕妇生产费全免,抗生素价格被压到邻国药店的三分之一。对于普通伊拉克家庭来说,看病从来不是经济负担,这一点放在当今许多国家都显得奢侈。
![]()
然而,高福利的背后是对石油单一出口的极度依赖。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萨达姆认为手握百亿外汇,可以速战速决。不料战线一拉就是八年。虽有沙特、科威特提供贷款,伊拉克的外汇储备还是在1986年掉到3亿美元,远不及巅峰时期的350亿美元。但政府没有立刻收紧福利开支,公共部门继续按原标准发薪。“票子印一点,油价涨回来就行。”当时财政部内部会议记录里留下过这样的乐观预估。
八年战争耗干的不仅是国库,也削弱了伊拉克在国际上的信用。停火后,科威特向巴格达催债,双方因边界油田和欠款问题反复争吵。1990年8月2日凌晨,萨达姆决定“进军科威特”以堵财政窟窿。这一步棋改变了伊拉克的命运,也让昔日福利体系轰然倒塌。
![]()
联合国制裁随即而来,石油出口被严格限制,伊拉克财政收入锐减九成。百姓最直观的变化是口粮票重现。1991年,巴格达面包售价从5第纳尔涨到50第纳尔,原本停产的本国纺织厂被迫重启,却只能勉强供应制服。最惨的是医疗系统:进口药被卡在港口,医院手术率骤降四成,儿童疫苗缺口以百万计。那一年,许多家庭卖掉私家车换粮票,昔日“家家有车”的盛景迅速消散。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联合国“以油换粮”计划才稍稍缓解困境,但距离八十年代的富裕生活已不可同日而语。即便如此,伊拉克在1999年的人均GDP仍有1000美元出头,这和战前动辄五六千美元不可同日而语,可说明底子确实厚。遗憾的是,2003年美军介入,政府机构被洗牌,萨达姆时期的行政体系就此瓦解,连同那一揽子福利项目一起消失。
![]()
值得一提的是,萨达姆在审判前曾被问及“如果回到1979年,会不会削减福利以增强经济韧性?”他的回答只有一句冷笑:“当国民习惯了牛奶与蜂蜜,你敢让他们改喝白水?”这句话听上去近乎傲慢,却也凸显了中东福利国家普遍面临的结构性矛盾——高油价带来的暴利能否永续?答案如今已写在伊拉克的废墟上。
伊拉克曾经的“黄金十年”对今天的观察者依然具有启示意义。高收入、高福利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但如果产业结构单一、外部冲击频繁,繁荣很容易像海市蜃楼一样消散。更何况,福利体系与政治动员相勾连后,任何削减都会触动民众神经,导致决策者走向激进冒险。萨达姆的路径无非是将风险推迟,最终一起爆发。
中东阳光照在底格里斯河面的时候,巴格达仍旧是熙攘的城市。然而,街角卖茶的老人再也不敢重复那句“兜里不缺钱”的自豪。枪声、管制、破败的校园提醒世人:曾经的富裕确实存在,却已成为昨日剪影。那段“家家有车有房”的记忆,也只留给了老一辈伊拉克人独自回味,无法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参照物。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