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百事集团西北地区首家食品生产基地在此正式投产。这座承载着“绿色”与“智慧”双重标签的世界级工厂,不仅是百事在华布局的第十家食品生产基地,也以近6亿元首期投资、约2.5万吨年产能、4000余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的硬核实力,成为外资深度参与西部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标杆案例,为西北七省消费者带来“家门口”的高品质食品供给,也为行业践行新质生产力写下生动注脚。
“中国速度”
“百事决心”
从项目规划到落地投产,百事陕西食品基地的每一组数据都彰显着“中国速度”与“百事决心”。据了解,该基地首期建筑面积达36000平方米,年产能约25000吨,可满足西北市场对乐事薯片、多力多滋等经典产品的增量需求;项目首期投资近6亿元,预计总投资约13亿元,资金流向覆盖生产设备升级、绿色能源建设、智能系统搭建等全链条。
![]()
“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陕西食品基地的建成投产是百事集团深耕西部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在投产仪式上,百事食品中国总经理盛瑞涵的表态,道出了这场布局的战略深意。履新近四个月的他,既见证过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中百事产品的普及度,更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正如盛瑞涵所言,“投资中国”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陕西的区位优势,也让这座基地成为“服务西北”的枢纽:依托西安的交通枢纽地位与产业集聚效应,产品可快速辐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部、西藏等西北七省。
供应链的优化不止于“快”,更在于“绿”。作为马铃薯主产区,西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百事陕西基地的落地,直接打通了“农场到工厂”的最短路径:通过直连陕甘蒙地区的数十家土豆农场,原料运输距离大幅缩短,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也减少了运输环节产生的碳排放,为百事绿色供应链在西部的延伸搭建了核心节点。
“陕西基地是我们秉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数智化技术、面向未来的绿色智慧工厂。”百事集团亚太区及大中华区供应链高级副总裁李友林强调,这座工厂的价值,不仅是产能的补充,更是百事以“高效+可持续”模式服务西部消费者的全新尝试,将进一步强化百事在华绿色供应链的响应能力与服务深度。
此外,为快速响应西北市场需求,百事在陕西基地首次尝试生产系统模块化设计制造,并引入国际领先的精益安装经验,将生产设备拆解为标准化模块进行预制,再到现场快速组装,实现了生产系统4倍速安装。这种创新模式不仅缩短了建设周期,也让基地在投产一周内就实现“投产即达产”,生产效率超过80%,最终以13个月的建设周期刷新百事全球建厂速度纪录。
绿色为基
智慧为翼
走进百事陕西食品生产基地,“绿色”与“智慧”的基因无处不在。
![]()
据悉,这座工厂在竣工之初便顺利通过国际权威的Bre-TUV低碳卓越级认证,成为百事全球低碳制造的典范;同时在数智化技术的赋能下,创造了从动工到投产仅13个月的百事全球建厂速度新纪录,用“中国效率”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在生产环节,“零废弃”是百事对绿色制造的极致追求。新鲜土豆从进入工厂到变成酥脆的薯片,全程实现“物尽其用”:土豆皮渣不再是废弃物,而是通过厌氧发酵系统转化为生物天然气,为工厂生产供能,形成“废料-能源”的循环闭环;切片漂洗过程中产生的淀粉水,经离心技术实现淀粉捕集回收,而处理后的水资源则重新用于生产,大幅降低新鲜水消耗;就连土豆中天然含有的水分,也会在加工过程中通过蒸汽冷凝技术回收再利用,让每一滴水资源都发挥最大价值。
不仅如此,工厂还全面部署生物质能源设施与光伏发电设备,同时100%采用绿色电力,从能源源头减少碳排放,朝着“再生能源驱动生产”的目标稳步迈进。
智慧化则为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装上了“加速器”。在基地的生产车间里,两条世界领先的数控自动化生产线昼夜运转,全栈智能监测平台实时追踪生产数据,实现从原料投入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智能协同。
其中,百事自主研发的AI模型成为品质控制的“核心大脑”。该模型通过对接视觉识别系统,实时获取薯片的色泽、厚度、形态等数据,自动调整工艺参数,既能最大限度提升产品品质的稳定性,确保每一片薯片都符合百事全球统一的高标准,又能减少原料损耗,提升原料利用率。
链动产业
赋能区域
“百事陕西基地的落成,将有力推动西部马铃薯种植、加工、仓储与物流等产业链协同发展,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是外资深度参与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范例。”西安经开区主任贾强的评价,道出了这座工厂对区域经济的深层价值。
![]()
事实上,百事陕西基地的意义远不止一座生产工厂,而是以点带面撬动西部产业升级的“引擎”,也是百事扎根中国40余年、践行“植根中国,服务中国,携手中国”承诺的又一缩影。
从产业链协同来看,陕西基地的投产将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
一方面,基地对土豆原料的规模化需求,将带动陕甘蒙地区马铃薯种植产业的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百事将通过技术指导、订单农业等模式,帮助当地农户提升种植效率与产品品质,让西部的农业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另一方面,基地的运营需要包装、物流、设备维修等配套服务,将直接带动数十甚至上百家上下游供应商在西安及周边集聚,形成从“原料种植-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为西部食品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注入动力。
在人才与就业层面,基地的贡献同样显著。超过400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覆盖了从一线生产工人、技术人员到物流专员、销售顾问等多个领域,为当地劳动力提供了稳定的就业选择。更重要的是,百事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数智化技术与绿色制造理念,将通过“岗位培训”“技术传承”等方式,为西部培育一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产业人才,助力当地人才结构升级。
回顾百事在华的发展历程,陕西基地的投产只是其“长期主义”战略的一个缩影。自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以来,百事已在华深耕40余年,构建起覆盖“农业-制造-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全链条、本土化”的布局,让百事深度融入中国经济发展,也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食品饮料企业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