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0月7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拉埃尔·卡茨近期首次宣布解除以色列南部的“特殊局势”。
此前两年多里,这一紧急状态允许国内前线司令部限制集会、关闭敏感地区。
此举意在释放恢复正常秩序的信号,但当前地区局势仍充满不确定性: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与黎巴嫩真主党均未表现出放下武器的意愿,外交层面以色列还与土耳其爆发新冲突。
人质相关问题成为近期焦点。巴勒斯坦圣战组织向调解方表示,目前已具备打捞加沙废墟下“10・7”事件中遇难人质尸体的能力。
据以方消息,哈马斯知晓至少8名遇难人质的遗体位置,且有能力找回。
这一态度较此前发生明显转变:过去数月,哈马斯一直声称不清楚遗体位置,还指责以色列的轰炸“改变加沙地貌”、损毁墓地。
此前数小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向哈马斯发出48小时最后通牒,要求其在人质问题上展现具体进展。
他还提到“部分遗体位置难抵达,但另有部分或可立即交还”,并暗示人道主义问题与军事议题相互交织,“这可能与他们是否解除武装有关”,将遗体归还问题与哈马斯不愿放弃武器及战略据点相联系。
卡塔尔方面,领导人哈利勒・哈亚回应称“美方清楚相关情况”,并解释“部分情况下遗体埋葬地点已不明确,我方人员正用老旧设备在地下二十多米处挖掘”。
![]()
哈亚同时指责以色列“以遗体问题为借口拒绝休战”,并表示以方针对性军事行动阻碍了搜救工作。
近期,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参谋长埃亚勒·扎米尔及高级情报官员,还就相关情况向美国副总统万斯进行简报。
据以色列电视台报道,以方官员告知美方,即便没有外部援助,哈马斯也能找到目前关押在加沙的13具人质遗体中的至少10具。
这一信息与美方评估一致,为后续外交博弈埋下伏笔。
随着国际社会压力增加,哈马斯与真主党仍重申强硬立场。
在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伊姆・卡西姆向马纳尔电视台表示,该党“不打算主动对以色列发动战事,但若战争强加于我们,必将战斗至最后一刻”。
更关键的是,他明确拒绝以色列、美国及黎巴嫩政府提出的解除武装要求,强调“抵抗是合法权利,只要侵略与威胁存在,我们的作用就不会过时”。
卡西姆提到,真主党在停火后“已将权力移交黎巴嫩政府”,但“鉴于军方无力应对所有侵略,抵抗力量与武装部队的合作至关重要”,这一表态基本排除了其裁军的可能。
![]()
此外,以色列与土耳其的矛盾近期也再度升级。以色列外长吉德翁·萨尔与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彼得在布达佩斯举行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以色列不会接受土耳其武装部队进驻加沙地带”。
萨尔的表态,是对土耳其近期动作的回应,安卡拉此前多次提议在土耳其主导下组建国际特派团,负责加沙地带安全事务。
但对以色列而言,在埃尔多安数月来多次将以方军事行动比作纳粹罪行后,土耳其的任何参与都难以接受。
综上,尽管以色列南部正式解除紧急状态,但地区局势依旧复杂:哈马斯虽知晓人质遗体位置,却未放弃对加沙的武装控制。
真主党虽表态不主动开战,却拒绝解除武装;以色列则坚决反对土耳其在加沙扮演军事角色。
当前停战协议仅停留在纸面上,脆弱不堪且受相互不信任影响。即便各方谈及和平,地面与地下的武装力量仍未消失,地区稳定仍面临多重挑战。
此外,过去两年间,以色列国防军与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已在加沙消灭数十名哈马斯及伊斯兰圣战组织高级指挥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