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设了公立幼儿园,就近原则,老二在小区里读幼儿园。新开设的缘故,幼儿园里干净整洁,户外设备一应俱全。但很快发现了问题,公立幼儿园并不教东西。
老大在他姥姥家村子里的私立幼儿园读的。每次接回来都学了新东西,算术、写字、讲故事,你去问他,他就小嘴巴搭不搭不停的跟你讲。老二却啥都不会,因为这个,开了不少次家庭会议,想要把老二转到关屯去。
可想想小朋友在幼儿园玩的开心,吃的也好,还养成了睡午觉的习惯。也觉得没必要让孩子太早接触知识,过早打破天性。两种完全不同的幼儿教育方式,就这样在两个孩子身上以一种巧合的方式被贯彻着。
直到老大上了一年级,拿回家一年级新版教程以后,整个傻眼了。
一年级的第一课不叫拼音,直接读起了课文。我们小时候,单声母韵母,都要讲上好久,才开始讲汉字。现在全变了。老大在私立幼儿园,所有的字母都学了,所以读起一年级并没有什么问题。
可回头看看老二,很难不发愁,公立不交,一年级也不交,还不允许公立幼儿园开始学前教育。几乎,一夜之间,就决定给老二转去私立幼儿园了。据说,老二的班上,一同转走了半数还多。
转走容易,接送还是不太方便的。但就没来及的给你犯难,疫情了,老二在家里玩了大半年。后来,还是直接去了一年级。
今年老二都三年级了,也就是今年,附近村子的幼儿园,因生源问题倒闭了好几家。社区群里,便不断有人打听,社区幼儿园转入的事情。
原本这件事,禁不起咂摸,只是觉得,现在的家长鸡娃的心更重了,要从小抓起的。但凡手头有钱的,幼儿园都赶着往市里,教育资源好的学校去送。所以村子里的幼儿园倒闭了,并不稀奇。尽管村子里的幼儿园,已经开了很多年。
![]()
可抖音是懂的,于是我便的持续刷到了,爆火的“辛者库”幼儿园。
当然视频里的幼儿园并不叫这个名字,辛者库三个字本身是很难跟幼儿园关联的。
只是网友调侃,戏称。但,得此称呼也足以见得,这幼儿园火了。
当第一个视频,司机拉来一大车刚从地里刨出来的花生,小朋友们一围而上,有模有样的摘花生时。我还在想换做我家小朋友,自己家的活都不干的,来学校干?换做哪个娇贵的家长,不闹翻天才可笑。
然后刷了第二个视频,小朋友们已经戴上了围裙,将面粉裹在了红薯叶上。我还在怀疑小朋友玩的有模有样的同时,裹好的叶子已经放进了地锅的蒸笼里。这道蒸菜分明是,想吃,爱吃却怎么做都不得要领的。
再下一个视频里,挖坑、种菜、填土、浇水。一时间,我都有些恍惚,很长一段时间里网上充斥着对高学历低生活能力群体的嘲讽;也就是最近,某品牌挂在枝头的花生,被骂上了热搜。这堂实践课,对农村的孩子再简单不过,但放在学校的教育里却难能可贵。
最令人出神的,除了孩子们的体验和着迷,还有家长的反应和群体的看法。
就像我看第一个视频时一样,我还在想我的孩子,我会让他接受怎样的教育。评论区里一个家长也发出了质疑,“**不做这些,麻烦老师不要强制安排”。跟着便迎来网友一顿冷嘲热讽“就你家孩子娇贵”。
辛者库幼儿园是件好事,至少在预制菜事件的讨论还没有结果,某学校校园餐愁坏了家长的时候。这群小朋友的世界是纯粹,干净,又被保护的很好的。这种别样的寓教于乐,又是值得深思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所处的世界,一直在变,希望是属于拥抱变化的人的。
看完视频里的,又想起了倒闭的。我问了在幼儿园的朋友,对辛者库幼儿园的看法。
“其实,我们的幼儿园也在做同样的尝试。可尝试都是花钱的”
职场里的经验,对经验的判定,要好在可复制,对行业才是有价值的。我的话还没问出口便听到了:
“画虎画皮,难画骨。视频里的幼儿园,对场地,老师配备和素质要求,都是常规幼儿园多几倍的。先不说,这个配置赶不赶得上。这收费收到多少才合适?也要普通家庭都承受得起才行”
我又问,那教不教拼音啊
“教不教,公立是不教的,私立不能说教不教”
最后我想问问,今年怎么这么多幼儿园倒闭了。最终还是没问出口。
最后,祝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