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ards!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2025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活动已圆满结束。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斩获4个奖项,其中建筑设计类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传统建筑设计类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创我院在该奖获奖数量新高。
以下为清华同衡参与代表项目介绍:
海南省澄迈县海南生态智慧新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腾讯生态村项目(一期)(F组团)
申报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与部门:宋晔皓工作室、建筑分院结构工程设计所、建筑分院机电工程设计所
参与人员:宋晔皓、陈晓娟、解丹、褚英男、孙菁芬、金龙林、温雅宸、龚政、孙晓彦、舒涛、林玉权、张玥、杨莉、尹大鹏、于昊惟、李真如、张彦红、冯亦、赵洋、王司空
奖 项:建筑设计类 一等奖
项目简介
园•院——项目基于展览和文创办公的综合开放性功能,从热带地区气候策略出发,引入自然景观台地,以及一系列高低贯通的院落、室外中庭和冷巷体系,与不同建筑功能空间体块相互嵌合设计,借鉴东方园林庭院系统的抽象原形,塑造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立体园林院落式公共共享空间。
项目位于海南省澄迈县,产业园的西南角,紧邻园区主入口,建筑面积11198.07平方米,建筑高度21米,地上4层。
建筑功能包含首层的展览、休闲公共服务区,以及二层以上的文创办公区。基于功能分区,在北侧和东侧设置两个主入口。北侧主入口庭院导向半嵌入覆土梯田下方的公共服务区及室外庭院、巷道,与梯田景观连通。东侧面向园区内部的主入口则通过公共台阶对外开放,公众拾级而上,到达位于二层的核心空间——半室外通高中庭。中庭侧面对自然开放,为内部办公人员及外部市民服务,供休憩游玩和举办各种活动。
半室外通高中庭、平台、庭院和巷道,与层层梯田结合,成为完整贯通的室外公园式景观体系。建筑景观一体化,通过覆土的坡地景观体系形成适应热带气候的、室内外穿插、呈网状布局的24小时可通达体系,既有自然景观园林,也有建筑出挑自遮阳并保证自然通风的半室外空间体系,植被和水景塑造宜人的微气候。
![]()
整体鸟瞰图——陈溯摄影
景德镇建国瓷厂综合服务中心
申报单位: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与部门:遗产二所
参与人员:张杰、霍晓卫、胡建新、李婷、张冰冰、陈拓、齐凯、刘岩、王丽娜、张飏、何晓洪、兰昌剑、王和才、张洁、黄维、陈雪、杨延安、赵奇、冯占伟、陈天旭
奖 项:传统建筑设计类 二等奖
项目简介
建国瓷厂综合服务中心位于景德镇老城核心区,西邻御窑厂遗址,北接徐家窑明清窑作群。作为老城空间纽节点,项目通过复合功能植入(停车、商业、餐饮、展示等),弥补基础设施短板,打造集文化展示、旅游服务、公共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枢纽,成为老城对外窗口。
功能织补与空间激活。项目利用地形高差建设半地下停车库(两层),地上布局广场、服务中心及商业配套,垂直交通串联多功能空间。平面上以L型建筑与竹廊半围合公共广场,创造传统院落与现代开放空间的过渡形态,激活老城活力。
肌理修复与风貌延续。整体空间上利用现状地形,通过台地建筑与中型院落重构老城肌理,串联御窑遗址、陶瓷创意园等节点,形成东西向文化轴线。在风貌上,项目将老窑砖用于外墙和广场,通过竹材构建廊架立面,小青瓦屋面呼应徐家窑木构历史风貌,实现材料循环利用。
交通优化与生态节能。交通上实现人车分流,并将车行流线避让传统空间。地上部分通过乔木绿荫+竹廊遮阳、浅水池调节微气候;同时引入下沉树池为车库引入自然采光与通风,节能率达国标40%。
![]()
项目建成实景图
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研发办公建筑及公共空间
申报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与部门:宋晔皓工作室、建筑分院结构工程设计所、建筑分院机电工程设计所
参与人员:宋晔皓、孙菁芬、解丹、石磊、温雅宸、张劲、张准、舒涛、张彦红、褚英男、尹大鹏、张玥、田英、张冲冲、张昕、牛本田、郭毅、赵洋、刘梦嘉、高唯芷
奖 项:建筑设计类 三等奖
项目简介
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是将传统污水处理厂升级打造为资源循环工厂的重要实践项目,是减少污水处理厂的邻避效应,将传统封闭的治污工厂变为环境友好、科普教育、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基础设施,也是将传统治污工厂升级为生态友好型、资源再利用型的现代概念工厂。
厂区规划注重如下四点:高效布局集约用地、变传统治废为资源循环工厂、景观建筑一体化设计、“环境、社会,人文”全方位的可持续。整体建设包含污水处理(处理量20,000吨/日)、污泥与有机质处理中心(处理量100吨/日)、科学管理中心(5234平方米)、实验线中试区等内容。整体建构筑面积约33,000平方米,厂区的红线面积约8公顷。
除了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还扩展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田园等业务。它以其个性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乡村环境学校”。人们可以在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中学习和体验可持续生态、健康生活和资源生产。它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环境的优秀示范。
![]()
厂区整体及周边农田及水塘——夏至摄影
北京老城整体保护更新钟鼓楼实践
申报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参与部门:城市更新规划设计所、遗产一所、建筑分院设计五所
参与人员:张杰、恽爽、曹宇钧、刘巍、谭涛、张喆、于润东、张弓、李菲、樊子超、曾庆超、田昕丽、温雅宸、舒涛、孙福庆、王会轩、张春喜、孙丽颖、钱毅、郭巍
奖 项:传统建筑设计类 三等奖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中轴线申遗重要配套工程,针对东城区钟鼓楼周边地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范围约16.6公顷。工作需要落实中轴线保护与管理要求,重点提升钟鼓楼紧邻地区环境综合品质,采用传统建筑色彩、屋顶形态、院落格局,形成整体风貌协调统一的中轴线北端点第五立面风貌。
本次工作始终坚持“修旧如旧、一院一策、协商共治、公众参与”的设计原则。旨在改善人居环境品质,保护古都风貌,传承城市文脉,重塑钟鼓楼恢弘气韵与周边平缓开阔、青砖灰瓦民居建筑相得益彰的独特魅力。项目共完成钟鼓楼周边331个平房院落第五立面提升,涉及建筑8.6万平方米,完成区域内9条胡同共计3.6公里长街巷立面、钟鼓楼广场及周边公共空间绿化景观、架空线入地和箱体三化等一系列改造提升工作。
最终,本项目实现了屋顶私搭乱建拆除整治,改善了钟鼓楼俯瞰景观,提升了百姓生活环境,充分展现了钟鼓楼作为中轴线最能体现国家礼仪秩序与市井百姓生活高度融合段落的总体风貌,保障了中轴线申遗任务的圆满完成。
![]()
钟鼓楼广场——张喆摄影
排版|李刚
封面图/图片|供稿部门
供稿|清华同衡 总工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