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
《关于表彰全国“敬老文明号”
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
我区老龄协会和
区社会福利院副院长陈露
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
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
![]()
在大丰,这是一幅温暖的图景——银发老人漫步在荷兰花海的芬芳里,笑谈生活变迁;在大丰,这是一种幸福的日常——社区活动中心里,老人们挥毫泼墨、奏响各种乐器,活力不输少年;在大丰,这是一份温暖的守护——从城区到乡村,“15 分钟银龄文化圈”全覆盖,健康服务、智能帮扶送到家门口。作为江苏沿海中部的长寿之乡,我区立足全域视角,以老龄协会为纽带,从政策保障、阵地建设、服务供给、文化培育四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起覆盖全区、惠及全民的老龄事业发展体系,让“银龄幸福”成为大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作为江苏沿海中部的长寿之乡
我区立足全域视角
以老龄协会为纽带
从政策保障、阵地建设
服务供给、文化培育
四个维度协同发力
构建起覆盖全区
惠及全民的老龄事业发展体系
让“银龄幸福”成为
大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
全域统筹构建“党政主导+协会联动”政策保障体系
老龄事业发展
必须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
我区始终将老龄事业
纳入全区发展总体规划
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协会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
全域工作格局
为老龄事业发展筑牢制度根基
![]()
大丰区老年摄影人才交流活动
在顶层设计上,区委区政府定期专题研究老龄工作,将老年活动阵地建设、养老服务提质、文化养老推进等重点任务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每年统筹财政、民政、文旅、卫健等部门资源,保障老龄工作经费投入。区老龄委转发由老龄协会起草的《“敬老月”活动实施意见》,明确各镇(街道)、区直部门职责,推动老龄政策从“宏观指导”向“精准落地”转变。
在协同推进上,我区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区卫健局与老龄协会联合开展老年健康服务,每年组织“老年健康宣传周”,覆盖全区所有镇(街道);区民政局配合协会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区文旅局开放文化馆、图书馆等11个公共文化场馆,增设“老年文化活动基地”;区融媒体中心开设老龄专题报道,两年间累计刊发老龄相关新闻超500条,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老龄事业的浓厚氛围。
在基层落实上,全区49个基层分会实现老龄组织全覆盖。各镇(街道)成立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村(居)设立老年工作联络员,形成“区—镇(街道)—村(居)”三级老龄工作网络,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基层老年群体。
全域覆盖打造“15分钟银龄文化圈”阵地网络
老年活动阵地
是文化养老的“硬件基础”
针对老年群体
“活动有场所、学习有课堂”的需求
我区以全域资源整合为抓手
推动老年活动阵地从“单点建设”
向“全域覆盖”升级
构建起覆盖城乡的“15分钟银龄文化圈”
![]()
大丰区文化馆南山合唱团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
在城区,整合核心资源打造“老年活动枢纽”。将原区行政中心服务大厅改造为区老年活动中心,配套老年文化培训基地、“银龄达人”才艺展示大舞台及9个老年文创工作室,成为城区老年人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同时,在荷兰花海、梅花湾等景区增设老年文化活动点,实现“文化+旅游”融合服务。
在镇域,推动“标准化+特色化”阵地建设。全区15个镇(街道)、35个部门(单位)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设施、有兴趣小组、有管理人员、有制度、有记录”的“七有”标准,对“老年文化活动之家”进行提档升级。白驹镇依托皎皎书屋、韶华邻里书屋打造镇级老年文化示范点。
在村(居),激活基层“微阵地”。全区218个村(居)均建成标准化老年活动场所,配备图书角、健身器材、文娱设施;供电公司等国企开放内部老年活动场所,与社区共享资源;恒北村、知青纪念馆等场所增挂“老年文化活动基地”牌子,让农村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文化服务。
全域服务供给“健康+智能+精神”多元服务套餐
随着老年群体文化水平提升
我区老年人需求已从
“生存型”向“品质型”转变
我区从健康保障、智能适应
精神满足三个维度持续发力
提供全域化、个性化服务
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老年人
都能享受“定制化”幸福
![]()
大丰区社会福利院带领老人去荷兰花海踏青赏花
健康服务全域延伸。区老龄协会联合区卫健委,每年组织老医生志愿者深入15个镇(街道)开展义诊,覆盖村(居)超200个;“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指导等形式,年均服务老年人超3万人次;《晚之晴》微信公众号作为全区老年健康信息平台,每期推送3-5个健康科普视频,关注量覆盖全区80%以上的老年网民,实现健康知识“全域直达”。
智能服务全域普及。针对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指尖上的关爱 助老智慧生活”行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各镇(街道)、村(居),通过集中培训、家庭一对一辅导、户外实践等方式,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挂号、缴费、视频通话;编印学习手册5万余册,在全区350多个老年文化活动兴趣小组设立“智能学习互助点”,累计培训超2万人次,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
精神服务全域提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系列活动:每年举办老年人书画展、摄影展、传统工艺展,覆盖各镇(街道);老年作家分会和老年书画分会编印《心声》《朝晖夕拾》《丰景独好》等老年文学与书画作品集,收录全区老年作者作品超千篇;组织“大丰老人看大丰”活动,每年邀请千余名老年人参观全区重点项目、景区景点,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全域赋能培育“品牌引领+基层联动”文化养老生态
要让文化养老落地生根
必须搭建多元化平台
让老年人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我区以品牌活动为牵引
推动文化养老
从“单点活动”向“全域生态”升级
让文化养老成为激活银龄活力
凝聚社会合力的重要载体
![]()
区老龄协会空竹分会受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邀请参与节目录制
“重阳文化周”成为全域文化养老品牌。
自2023年起,连续三年联合举办“幸福大丰 桑榆风采”重阳文化周,活动覆盖全区所有镇(街道)及重点景区。三年间,共举办“银龄达人”才艺巡演、戏曲表演、书画摄影展等活动近500场,吸引100多个老年文艺社团、近5万老年人参与,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让大丰文化养老品牌走向全省。
“敬老月”构建全域尊老氛围。每年10月,全区上下联动开展“敬老月”活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老年人发慰问信,召开“老年节”庆祝大会,表彰健康老人、老有所为老人及尊老敬老先进集体;各镇(街道)落实“六个一”行动,组织座谈会、慰问高龄老人、开展文体活动;区慈善总会联合区老龄协会慰问千名敬老院、福利院老人;共青团、妇联组织志愿者深入村(居),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尊老敬老之风吹遍城乡每个角落。
“基层特色活动”丰富全域文化供给。全区350多个老年文化活动兴趣小组,在各镇(街道)开展空竹、瓷刻、桥牌、门球、无极球等特色活动;武术分会连续10年在全区开展太极拳培训,覆盖15个镇(街道);萨克斯分会在区老年大学、大中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设立公益教学点,培育基层萨克斯爱好者60余人;摄影分会组织“银龄拍大丰”活动,每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摄影采风,老年摄影作品不断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发表,基层老年人的才华在多平台持续展露。
如今的大丰区
老龄事业已从“保障基本”
迈向“品质提升”
23.59万老年人
在全域化的服务与保障中
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展现出蓬勃的银龄活力
全域文化团队蓬勃发展
全域银龄人才不断涌现
全域老龄影响力持续扩大
从城区到乡村
从政策保障到服务供给
全区以全域视角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
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未来
我区也将继续深化“全域老龄”工作理念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活动载体
让银龄风采成为
大丰高质量发展中最温暖的风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