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喇叭有一段时间了,初次“相遇”来自于好友给我分享的一篇文章。我不是大厂员工,但自己的高中同学兼闺蜜目前在字节上班,节假日见面和偶尔微信聊天,会提到各自的工作。不管是看大喇叭往期的文章还是闺蜜对于工作的吐槽,我知道:大厂高薪,但压力很大。突然发现跟我目前的状态完全相反:薪资跟大厂相比就是零头,但是压力很小。怎么说呢?我和闺蜜各自羡慕着对方的工作和生活。
我回到老家,早早结婚生子,上着一眼望到头的工作,过着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闺蜜今年十一刚办完婚礼,老公也是大厂员工,在北京已经买房留在了一线城市。而我除了大学时期在省会城市待过,目前连北京都没有去过。自己的孩子将来还要重复我的道路,从小县城奋斗留到大城市。我把这些心里话告诉了闺蜜,谁知道她却苦笑了一声。房贷每月一万二,晚上回到家10点以后。各种压力推着你前进,有时候想要休息一下就没时间。北京对于他们这种北漂一族留下来的成本和压力太大了,为了趁年轻赚钱,她未来3年内没有计划要孩子。
聊天中,她很好奇,我在县城的生活成本怎样控制在每月3000元以内还有结余。这个怎么说呢,每个人的消费习惯不同,有人花钱大手惯了,有人却抠抠搜搜。3000元,我觉得刚刚好,消费和省钱的快乐都有,生活的幸福感会更高。
我们的小家庭:
十八线小县城的体制内上班族,基础科员一个。没有房贷和车贷,房子是婆家婚前买的,总价43万,三室一厅;车子是我的嫁妆,7.9万。
我,县城教育局,月收入4500,年收入约6w;
家属,市直事业单位,月收入5500左右,加上年终奖约7.8w左右。
3000元,每月预算分配:
吃喝玩乐1000元,三餐自己做,很少出去外食。工作日午饭在单位吃,晚饭周末三餐都在家吃。关于吃饭这块,我俩三观比较一致,两个人在外吃一顿至少50元,但50块的菜够我们能吃3天,周末买2-3天的肉菜备上,下班回家直接开做,比较省事。之所以是1000元,预算最高,是因为老公经常有应酬。
通讯交通水电等杂费400元。
护肤穿衣生活用品200元。
份子钱:100-300元之间。
孩子花费,包含幼儿园学费等一些开销,1000元以内。
自己虽然在体制内,但是不属于那种性格开朗的人,甚至有点社恐,在父母、同事、领导眼中我就是一个妥妥的宅女。因此活到28岁,真正谈的上是好友的不超过一个手。但朋友对我而言,质量远胜数量,三两知己足矣。
朝九晚五,两点一线,有房有车无贷款,不加班,离家近,每天下班带孩子,安逸是真安逸,对比闺蜜,我完全丧失了年轻人应该有的那种斗志。或许在父母、亲戚眼里我活成了他们理想的模样,亲戚的夸赞,父母的安心。可暗涌的颓废只有我知道,每天打卡、整理文件、等通知、做会议服务、写报表,学不到任何知识,没有一点技术可言。这些事务性工作甚至让我丧失了思考能力。时间像静水一样渗透到生活,却不再涌动。
![]()
我和闺蜜在各自的围城里,总觉的没经历过的外面是好的。如果真正跳出去估计又该后悔了。
作者:佚名;编辑:思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