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蒙古国首都,为何没有任何“中国”元素,反而都是“日韩”文化?

0
分享至

走在乌兰巴托的街头,仿佛误入了首尔或东京

如果你第一次踏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可能会有种“穿越感”。不是穿越到古代草原,也不是走进成吉思汗的金帐汗国,而是仿佛误入了一个“缩水版”的日韩城市。

韩式长款羽绒服在人群中扎堆出镜,年轻人说话夹着韩剧里的口头禅,连公交车上贴的广告都是韩国化妆品和日本洗发水。便利店里泡面是韩国农心的,洗发水是日本资生堂的,连街头理发店的模特海报,都是日韩明星的脸,几乎看不到一个中国品牌或者中式元素。



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毕竟蒙古国和中国是“地缘最近、血脉最近”的邻居。历史上,蒙古高原和中原王朝命运交织,文化相互影响。今天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之间,不仅有相似的语言、宗教、风俗,连饮食都差不多。

按理说,乌兰巴托应该和中国文化更亲近,可现实却是,日韩文化在这里如鱼得水,而中国元素却仿佛“隐身”了一样。

到底是怎么回事?原因当然不止一个,但最根本的,是几个历史和现实层面的“心结”叠加在一起,才让这座城市变成了“日韩文化展览馆”,而不是“中国元素体验馆”。



首先,是长达75年的苏联影响。在苏联的庇护下,蒙古国几乎被完全“俄罗斯化”——语言、教育、宗教、历史统统被改写。苏联为了拉拢蒙古,同时也防止它亲近中国,推行一系列“去中国化”政策。

比如不准讲成吉思汗的历史,因为那被视为“封建残余”;不准搞藏传佛教活动,甚至拆了很多古寺庙;教材里中国的历史内容基本被删光,反而大篇幅灌输“中国是威胁”的观念。



苏联一边帮蒙古发展经济,一边在思想上“打预防针”,搞得蒙古对中国文化天然生出警惕心。

这种心态延续至今。苏联解体后,蒙古国一下子失去了“靠山”,为了生存,它转向美国、日本、韩国等“第三邻国”,希望借此“制衡”中国的影响。这也导致了一个奇怪的局面:经济上离不开中国,文化上却拼命往日韩靠。



于是你就能看到,乌兰巴托街头跑的车大多是韩国现代、起亚的二手车,韩国综艺、韩剧成了年轻人的精神食粮,日本的动漫和电子产品也深受追捧,而中国的品牌、文化和语言,却被小心翼翼地“隔绝”在外。

更尴尬的是,中国企业在蒙古国开店、投资,可能面临“光头党”等极端反华组织的骚扰。这些人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专挑中国人下手,砸店、泼漆、甚至动手打人都有发生。



而当地警方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中国商家不得不“低调做人”,能不开店就不开,能不露脸就不露脸。久而久之,乌兰巴托自然也就看不到什么中国元素了。

但与此同时,日韩文化却没有这些“包袱”。韩国通过韩剧和K-pop,成功输出了一整套“看起来很高级”的生活方式,很多蒙古年轻人被那种“光鲜亮丽”的韩式生活吸引。日本则靠动漫、游戏、电子产品赢得了男性群体的青睐。



经济离不开中国,文化却避而不谈

说到底,蒙古国对中国的态度,是一种典型的“经济依赖+文化防御”的双重矛盾。你看,蒙古国的煤炭、铜矿、铁矿、畜产品,八成都卖给中国;中国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2020年双边贸易额高达74亿美元,占蒙古外贸总额的60%。



而第二名的俄罗斯,才14.6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大买家,蒙古国的矿产资源根本卖不出去,国家经济可能会直接“趴窝”。

但即便在这种高度依赖的情况下,蒙古国依然在文化上对中国保持距离,甚至可以说是某种“刻意回避”。原因之一,是他们担心“文化靠太近,主权会被稀释”。这当然是多虑了,但却是很多蒙古知识分子的真实想法。

他们担心中国的强大会让蒙古文化边缘化,所以宁愿“亲日韩、靠欧美”,也不愿在文化上与中国走得太近。



另一个原因,是对中国认知的长期偏差。由于历史上教材删减、媒体偏见,很多蒙古年轻人对中国了解极少,对中国文化更是一知半解。他们可能知道中国有火锅、武侠片,但对于中国的现代科技、影视作品、流行文化,基本没有接触。

加上网络平台使用不同,中蒙之间的文化交流渠道非常有限。简单说,就是“我不了解你,但我已经怕你了”。



这种认知差距还体现在政策层面。早些年,中国企业曾积极进入蒙古投资,尤其是在矿产、基建领域。但蒙古政府却出台了《限制外国投资法》,规定矿产、金融、通信领域外国人不得控股,直接把很多中国企业挡在门外。



结果呢?矿场没钱投、设备跟不上、公路修不动,煤炭运不出去,只能堆在仓库里生锈。经济本来有起色,却被自己“作”没了。

与此同时,蒙古国内部也陷入了“经济差+社会乱”的困局。乌兰巴托的冬天极冷,很多贫民窟家庭烧牛粪、烧垃圾取暖,家里乌烟瘴气。男人找不到工作,只能靠喝酒解压,常常醉倒街头。



曾经炙手可热的“矿产梦”,如今成了“资源诅咒”。国家背着巨额外债,人均GDP不到3万元人民币,还不如中国的一个五线城市。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试图恢复传统文化认同。比如重新在学校开设传统蒙古文课程,举办那达慕大会,支持本土电影拍摄等。



但问题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了日韩文化的“快餐爽感”,让他们重拾传统文化,难度非常大。有的年轻人甚至连自己名字的传统蒙古文都不会写,更别说读一部《蒙古秘史》了。

更妙的是,蒙古国也想发展旅游业,吸引外国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毕竟特日勒吉国家公园的草原风光、哈拉和林的蒙古帝国遗迹、戈壁沙漠的恐龙化石,全是世界级资源。



可他们又担心“中国游客太多,会影响本土文化”,于是又不敢放开合作。这就像有人饿着肚子,却怕饭香太浓引来邻居,最后只能自己饿下去。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了解自己

乌兰巴托今天的文化样貌,其实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蒙古国几十年来复杂的历史选择、心理挣扎和现实困境。它的“日韩化”,并不是对中国的否定,而是在失去苏联靠山之后,为了寻找“文化安全感”而做出的选择。



但问题在于,文化安全感不是靠模仿别人建立起来的,也不是靠排斥邻居获得的。

中国和蒙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经济联系早已密不可分,文化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未来要走得更远,光靠经济合作是不够的,还需要文化上的互信与交流。而这种互信,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客观的基础上。



蒙古国要真正实现文化复兴,其实也不需要“去中国化”,而是要“了解中国、了解自己”。毕竟,一个真正有文化自信的国家,是不会害怕与任何文化接触的。

反过来说,如果一直活在“日韩的影子”和“中国的戒心”里,那这座首都再现代、再年轻,也不过是一座“文化身份迷失”的城市。



未来的乌兰巴托,是否能在草原的风和云中,找到自己真正的文化坐标?这不仅是蒙古国的课题,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云南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谭亚原接受审查调查

云南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谭亚原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5-11-06 17:01:05
台北豪宅双尸案:9亿CEO与女网红疑“马拉松”连嗨48小时丧命

台北豪宅双尸案:9亿CEO与女网红疑“马拉松”连嗨48小时丧命

吃瓜体
2025-11-06 09:51:51
上海律师带小三孕检新后续:空姐是10年白月光,婆婆态度让人寒心

上海律师带小三孕检新后续:空姐是10年白月光,婆婆态度让人寒心

壹月情感
2025-11-04 22:50:11
内涵高露、手撕王传君,“黑料缠身”的白百何,谁给她的勇气?

内涵高露、手撕王传君,“黑料缠身”的白百何,谁给她的勇气?

白面书誏
2025-11-06 16:03:00
中方下了“最后通牒”,认定荷兰100%担责,再不悔改一切后果自负

中方下了“最后通牒”,认定荷兰100%担责,再不悔改一切后果自负

博览历史
2025-11-05 18:23:01
吴彦祖罕晒夫妻合照,47岁Lisa素颜老到认不出,发际线后退像男人

吴彦祖罕晒夫妻合照,47岁Lisa素颜老到认不出,发际线后退像男人

花心电影
2025-11-06 17:16:02
1965年,毛主席劝蒋介石回大陆,老蒋提出6个要求,毛主席:同意

1965年,毛主席劝蒋介石回大陆,老蒋提出6个要求,毛主席:同意

诺言卿史录
2025-07-17 14:23:29
名著误译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名著误译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尚曦读史
2025-11-05 07:39:11
周四收盘:今天涨到4008,做好准备了,周五很可能将迎来关键变盘

周四收盘:今天涨到4008,做好准备了,周五很可能将迎来关键变盘

好贤观史记
2025-11-06 15:00:23
梅西隔空回击C罗:世界杯是终极成就!夺冠的感觉无法描述

梅西隔空回击C罗:世界杯是终极成就!夺冠的感觉无法描述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06 09:44:22
午后直线拉升!600939,超40万手封涨停

午后直线拉升!600939,超40万手封涨停

数据宝
2025-11-06 14:17:13
女孩每天去超市货架偷面包,老板装没看见,10年后老板收到快递哭了

女孩每天去超市货架偷面包,老板装没看见,10年后老板收到快递哭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3 10:58:58
张韶涵演唱会疑拉稀!裙子有黄色污渍,前排闻臭味,助理搀扶离场

张韶涵演唱会疑拉稀!裙子有黄色污渍,前排闻臭味,助理搀扶离场

八星人
2025-11-06 11:51:17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跌西部倒数第一!弗拉格20+9丢绝平独行侠惜败鹈鹕 8战6败

跌西部倒数第一!弗拉格20+9丢绝平独行侠惜败鹈鹕 8战6败

醉卧浮生
2025-11-06 11:54:45
重磅:普京签署新征兵令!俄罗斯人全年都可被征召入伍

重磅:普京签署新征兵令!俄罗斯人全年都可被征召入伍

项鹏飞
2025-11-05 19:10:45
克扣80%工资,偿还80%人生!比骑手捅站长更可悲的是周围人的态度

克扣80%工资,偿还80%人生!比骑手捅站长更可悲的是周围人的态度

垛垛糖
2025-11-05 13:54:23
终于,人民日报定调统一,赖清德阻挡不住,台岛军心大乱逃兵翻倍

终于,人民日报定调统一,赖清德阻挡不住,台岛军心大乱逃兵翻倍

影孖看世界
2025-11-06 16:02:12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秋风专栏
2025-10-23 11:23:56
五角大楼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的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五角大楼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的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虎哥闲聊
2025-11-06 14:10:11
2025-11-06 19:32:49
东方寻史 incentive-icons
东方寻史
山巅俯瞰兴衰史
1911文章数 14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预定年度十佳!49岁的舒淇,杀疯了

头条要闻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 申请退休时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头条要闻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 申请退休时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旅游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发“消费护照”啦!“北外滩馆”好逛,惊喜福利多!| 跟着小虹逛进博

亲子要闻

辅酶q10备孕期间吃有什么好处?卵巢功能衰退吃什么补救?

手机要闻

消息称华为目前没有小屏机开案,超大屏机不止一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