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家富 记者 顾潇)最近扬州天气渐冷,早晚更是冷得像冬天一样。这样的天气,扬州的冬候鸟也越来越多。近日,有着“爱情鸟”美誉,也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鸳鸯已飞到扬州动物园鹤鸣湖。其中有不少曾被动物园喂养过,又陆续放归野外,与野生鸳鸯结对,过上了“天南地北双飞客”的候鸟生活。
![]()
在茱萸湾动物园鹤鸣湖的湖心小岛上,几只野生鸳鸯正在枝头休憩。上午8时许,动物园的饲养员撑着小船去投放食物,鸳鸯们见状,也纷纷加入“用餐”大军。但是当饲养员更加靠近时,一部分鸳鸯还是因害怕而飞起来。饲养员说:“年年都是这样,开始害怕,慢慢地就不怎么怕了,看见人来了还是会躲,但不会像最初这样到处乱飞了。”
从扬州动物园的观鸟记录来看,这4年来,鸳鸯在这里逗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动物园饲养员说,今年来的时间最早,“19日就到了几只,这两天数量更多了,总共有30~40只。”
据茱萸湾动物园动物管理科副科长徐迅介绍:“园内的水禽都是属于半散养的,我们定期投喂食物,对它来讲一个是气候条件合适。第二个是食物来源充沛,所以说野生的鸳鸯也比较喜欢在我们这边停留。”
据工作人员介绍,茱萸湾动物园一直养有鸳鸯,但这几年饲养员发现,天暖和后鸳鸯就不见了,而到了秋冬季就飞来一大群。因此,他们猜测,动物园原来的鸳鸯和野生的鸳鸯“互相拐带”——春暖花开的时候,跟着野生鸳鸯去了北方;等到天寒地冻的时候又回到扬州。
记者了解到,鸳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更是飞行健将,曾有一昼夜飞八九百公里的纪录。鸳鸯在扬州是越冬的冬候鸟,飞到扬州动物园的这些鸳鸯,它们的活动区域以动物园鹤鸣湖“鸳鸯岛”为中心,“喂习惯后,它们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投喂食物,到那个点,一只只从外河就飞回来了。”
饲养员说,飞到动物园的鸳鸯,基本都是成鸟,跟其他水鸟一样,爱吃水草和饲料,“相比野外需要自主觅食,这里的鸳鸯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这也是鸳鸯越来越多停留时间越来越长的原因。”除此之外,相对安静的环境(人类干预较少)、良好的水环境,也是鸳鸯选择在这里越冬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鸳鸯是扬州常客,在高邮湖、邵伯湖都有过数百只鸳鸯越冬的记录。但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们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直到最近几年再次成为扬州的常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