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加班、猝死、低薪,谁在吹嘘日本职场?

0
分享至



你身边有没有因为过度加班而猝死或自杀的人?日本为这种情况专门发明了一个词汇叫过劳死。2024年,日本“过劳死”人数创下历史新高1304人,也让日本再次成为全世界过劳死最严重的国家。
但实际上,这个数字还远远不能反映日本过劳死的真实数据,因为日本对过劳死的定义非常严格。

按照厚生劳动省的认定标准,死前一个月加班超100小时,或连续两个月超80小时,才算心脑血管疾病型“过劳死”;自杀的标准更严苛——一个月加班超160小时或连续三个月超100小时才算。



苛刻的门槛,压缩了官方统计范围,也掩盖了更多因长期超负荷而失去生命的人。

每月加班100小时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多干3-4小时、周末再加一天班,几乎就是中国“996”的节奏。这反映日本加班问题非常严重。

日本有超五成职场人每月加班超过20小时,约一成超过80小时;东京等大城市及广告、电信、金融等行业的从业者平均月加班时长更高,超过40小时。

日本加班和过劳死的问题这么严重,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和文化因素。

日本过劳死形成的原因
说起制度方面,日本政府的尿性几十年如一日。早在80年代,媒体就揭过劳死的老底,官方一律装聋作哑,直到1991年电通女员工自杀案闹上最高法院,才勉强承认“过度劳动会死人”还是被逼着点头的。

2014年,日本政府好歹搞了个《防止过劳死等对策法》,规定加班上限:一个月45小时、一年360小时、单月最多100小时。看着是不是挺好?其实企业早就玩得明明白白:兼职合同、任务制、压低考勤数据,花样百出。



日本全国劳工基准监察署一年抽查覆盖率不到3%,意味着97%的公司连查都没查过。就算抓到,加班超时的企业里能被立案处罚的连一成都不到,大多数最后都是一句“口头指导”就打发了。

工伤认定标准更是离谱:要连续几个月加班超80小时才算——等你达标,人差不多已经躺平(永久那种)。精神疾病、自杀,1999年才算勉强认定,前提还得证明和工作直接相关——给企业开了多大一扇方便之门可想而知。

另外,日本加班严重的情况还受到日本文化影响。

这得从二战后的废墟说起。战败后的日本,国力几乎被炸成渣,政府急着重振经济,企业像饿狼一样抢市场,老百姓被灌了一个毒鸡汤——“拼命干活才能活命”。

配套还有一套钢筋水泥浇筑的制度:终身雇佣+论资排辈。大学一毕业进了公司,就等于一脚踏进牢笼——升职全靠在公司熬年头、拼命加班。

表面上是铁饭碗,其实是金丝笼:你越卖命,公司越觉得你值钱;你要是按点下班?升职名单里连你的影子都没有。

那几年,日本人一年干2100小时,比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拼。西方媒体管他们叫“工蜂王国”,他们自己还当勋章戴着,殊不知勋章底下是一具具被榨干的“死蜂”。

8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情况更糟。企业疯狂裁员,用派遣工、合同工替补——没稳定合同,工资低,社保缺斤少两,说炒就炒。



这帮人就是所谓的“穷忙族”:忙得半死,兜里比脸还干净。昭和时代的“拼命三郎”至少换来点安全感,这帮人则是彻底的“活死人”。

在日本,加班不仅是工作习惯,更是一种病态的“职场演技”。他们流行一个词叫“读空气”。意思是时刻揣摩上司和同事的心思:上司没走,你最好别走;

就算手头没活,也得假装忙碌——敲键盘、翻文件、改早就改好的PPT,直到办公室灯灭。

谁先撤,谁就是没团队精神的“叛徒”。这种表演延伸到下班之后:下班酒局就算不愿意也要参加,因为拒绝的人第二天就可能被边缘化;周末公司组织的“亲子运动会”,不参加就是“不够投入”;连带薪休假都成了一种奢侈。

有人申请假期,背后小声议论立刻跟上:“他不上进。”于是,大多数人宁愿顶着低烧上班,也不敢请假。
更讽刺的是,这些“加班”并不全是为了完成工作。很多时候,真正的任务早就做完,但员工仍要留下来装作很忙,只为在“出勤时间”上刷存在感。

于是,办公室里出现了各种荒诞的场景:有人反复刷新Excel表格;有人把邮件写好却故意延迟到晚上11点发送;有人干脆对着空白文档发呆,只等上司起身关电脑。
这不是效率,而是一种集体默契的消耗战——消耗时间、消耗健康,最终,也消耗掉一个人的生活。



在这样的制度和职场文化背景下,日本的加班和过劳死问题根本没好过,反而一年比一年狠。

最近“社畜”这个词在日本火了——被公司当牲口使唤的员工,不仅得没日没夜地干,还得嘴上陪着笑说“给您添麻烦了”,活脱脱悲剧里的无声受害者。

日本过劳死为什么越来越严重?

那么,为什么日本的加班文化和过劳死问题非但没缓解,反而越来越失控?根本原因就是日本企业利益熏心,加上政府的无作为。而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更是加剧了这一切。

曾经在全球市场横着走的日本大企业,如今被中国企业追着打得落花流水,全球版图不断缩水。

以家电和汽车这两块“压舱石”为例,松下、索尼的电视机市场份额一路下滑,被海信、TCL按在地上摩擦;索尼、夏普的手机早已没了和华为、小米叫板的资格。

汽车领域,丰田、本田虽然还算巨头,却被比亚迪、吉利等中国新能源车企猛逼得节节败退,市场格局正悄然变天。

大多数日本企业处境类似。为了撑住面子还能挤出点利润,多招人根本不可能。活儿谁干?只能靠员工拼命加班,省钱又见效快。



企业早就摸透劳动法规的套路:加班上限?没问题,“名义兼职合同”“项目制”随便拆分加班时间,甚至搞“任务完成制”,没干完活儿逼你加班到天亮。

更黑暗的是“无薪加班”,表面上下班正常,背地里还得处理邮件、整理资料,简直白干。

一旦出了过劳死,企业第一反应不是反省,而是捂盖子。先私下找死者家属谈判,送上一笔“慰问金”,加上保密协议,条件简单:闭嘴、不接受采访、不发声。

很多家属在经济压力下只能含泪签字。人命换几张支票和一份沉默,新闻里再也看不到那个名字。

为什么企业这么怕事?因为一旦过劳死事件闹大,媒体报道、股价下跌、品牌受损的代价远超赔偿金,尤其是上市公司更是分分钟被投资人问责。与其真相曝光,不如提前封口,防止舆论炸锅。

结果就是大量过劳死被从公众视野中抹除,官方统计数字看起来“没那么严重”。政府也乐得轻松——少一桩案子,少一份压力。企业、官僚、数据,三方心照不宣,形成一条完美的“沉默链”。

这种私了文化让过劳死变成统计表上的小数点,却让无数家庭永远活在痛苦里,还被迫噤声。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给问题披上体面的外衣,让它继续腐烂。



尽管企业会掩盖真相,但日本媒体也长期曝光了过劳死的情况。日本出版过十几本以过劳死为主题的书,其中有一本书是2023年出版的,书名《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

书中通过对死者家属访谈的形式,讲述了11个过劳死的真实案例,把日本职场里这些血淋淋的过劳死真相扒了个透。

但尽管这样,也没有推动日本政府彻底解决过劳死的问题。因为在日本政客眼里只有选票,而企业利润不好,经济数据就难看,选票也就没了。

所以,他们压根不关心底下的打工人是不是加班猝死,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保护企业。在他们眼里,过劳死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

所以,日本政府在舆论的压力下确实搞过一些劳动法规,但却没有配备足够的监管、监察力量来保证法律的实施。厚生劳动省的劳工基准监察署人手少得可怜,全国几千万人口、几百万家公司,监察员数量还不够把资料翻一遍。

结果就是,企业要是想玩猫腻,根本没人及时查到。就算真有人举报,后面也常常“雷声大雨点小”,不是拖着不立案,就是走个过场罚个象征性的款,连企业一顿酒会的预算都比不上。

更让人窝火的是,真有员工硬着头皮去举报甚至进行劳动仲裁,相关部门往往站在企业一边,理由冠冕堂皇,要么是“证据不足”,要么是“无法认定与工作直接相关”。



最终员工非但没有通过法律保护好利益,还在单位的利益损失更多。这样下去,员工还怎么敢继续投诉打官司?在这种氛围下,政府和监管部门实际上成了企业的防护网,反倒是劳动者成了孤立无援的那一方。

说到底,日本政坛对过劳死的态度,就是能不管就不管,能拖一天是一天。

他们不缺制定新法规的热情,缺的是得罪大企业的勇气;他们嘴上喊“保护劳动者”,心里想的却是“别影响经济指标”。于是,制度漏洞和文化陋习继续发酵,最后酿成一锅早就该倒掉的烂汤。

在日本,一盏办公室的灯可以亮到凌晨,却没人问“为什么不关”;一条生命的消逝,可以换成几页纸的保密协议,却没人追问“为什么会死”。

那些猝死的职员、轻生的年轻人、在深夜地铁里抱着电脑的中年人,构成了日本经济的隐形代价。
从制度到文化,这个国家已经把“拼命工作”当成一种美德,却忘了生命才是所有劳动的前提。

当一个社会习惯了用健康换GDP,用沉默换稳定,就注定要用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和生命去偿还。不知日本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个恶性循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5-11-13 21:34:49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墨羽怪谈
2025-11-12 21:44:09
这个辛纳,怎么就是赢不了他!7个破发点一个也没能兑现,兹维列夫气到“吞球拍”

这个辛纳,怎么就是赢不了他!7个破发点一个也没能兑现,兹维列夫气到“吞球拍”

极目新闻
2025-11-13 10:45:58
50元的外卖工服,把中产三宝的体面戳破了

50元的外卖工服,把中产三宝的体面戳破了

金错刀
2025-11-12 15:47:11
邓超给儿子庆生:兄弟情深,活力少年引关注?

邓超给儿子庆生:兄弟情深,活力少年引关注?

娱乐领航家
2025-11-13 17:00:03
这才是对日外交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才是对日外交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又元
2025-11-13 18:16:32
摩尔线程11月24日申购,其创始团队来自全球GPU巨头英伟达,启动IPO之前已经完成了数轮融资

摩尔线程11月24日申购,其创始团队来自全球GPU巨头英伟达,启动IPO之前已经完成了数轮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21:16:03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南宫一二
2025-11-13 17:06:50
强冷空气下周抵达广东!备好厚衣服,汕头气温将降至……

强冷空气下周抵达广东!备好厚衣服,汕头气温将降至……

濠江宣传
2025-11-13 19:09:27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祖院长事件持续发酵,眼科医生只是其中之一,前任的报复稳准狠!

祖院长事件持续发酵,眼科医生只是其中之一,前任的报复稳准狠!

易会科普
2025-11-13 16:32:56
连美驻日大使都出动了,薛剑总领事遭围攻,若被驱逐必对等回应

连美驻日大使都出动了,薛剑总领事遭围攻,若被驱逐必对等回应

来科点谱
2025-11-13 09:01:58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丹徒生
2025-11-12 05:53:54
当媒体失去诚实,谎言正淹没世界

当媒体失去诚实,谎言正淹没世界

通往远方的路
2025-11-13 08:56:06
沙溢亲吻宋雨琦风波升级,疑女方拒绝仍强吻,节目组回应避重就轻

沙溢亲吻宋雨琦风波升级,疑女方拒绝仍强吻,节目组回应避重就轻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2 22:15:25
为啥祖副院始终无动于衷?看完这组出差数据就懂了!

为啥祖副院始终无动于衷?看完这组出差数据就懂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7:08:00
美深夜发射洲际导弹!特朗普电告全球要废中国王牌,普京出手反制

美深夜发射洲际导弹!特朗普电告全球要废中国王牌,普京出手反制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13 18:56:38
4.99万起?京东刚造的车把比亚迪看傻了……

4.99万起?京东刚造的车把比亚迪看傻了……

黑马公社
2025-11-13 10:21:20
全运会男子800米自由泳:小将张展硕再破纪录,强势拿下第3金

全运会男子800米自由泳:小将张展硕再破纪录,强势拿下第3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3 19:15:55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巢客HOME
2025-11-13 04:30:03
2025-11-14 00:15:00
徐徐道史
徐徐道史
说些那些年的那些事儿
2201文章数 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家居
游戏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旅游要闻

11月13日最佳情报|济南大明湖斑斓如诗,初冬珍珠泉斑斓多姿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跳票半年月多花六千万美元?GTA6打磨品质成本超高

军事要闻

美国在委内瑞拉海岸动用无人机和F-35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