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叶雨
在宜昌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骨科住院病房,有一间总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运动康复治疗室。每天清晨,1997年出生的康复师鲁紫欣会准时开启这里的大门,用微笑和专业知识迎接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这已是她在这里坚守的第三个年头。三年来,她以这间治疗室为阵地,用科学规范的康复手段,为数以千计的患者点亮了重返健康的希望。
深耕运动医学 铸就专业基石
这间治疗室的背后,是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骨科团队深厚的技术支撑。该科室一直秉承运动医学科学理念,坚信精湛的手术是起点,而系统、科学的康复才是患者实现功能恢复、重返生活的关键。正是基于这一前瞻性理念,科室建立了这个现代化的运动康复治疗室,并将其视为手术治疗不可或缺的延伸。鲁紫欣,便是这一理念坚定的执行者与见证者。
![]()
精准康复 一人一案的坚守
在这里,鲁紫欣需要独立完成从评估、方案制定到一对一训练的全部流程。她的患者中,约一半来自本院骨科手术后急需康复指导的患者,他们通过“手术-康复”一体化绿色通道,得到无缝衔接的专业照护。而另外一半,则多因运动损伤术后康复不佳或效果不理想而辗转至此的“疑难杂症”。
![]()
面对复杂的病例,鲁紫欣深刻理解科室倡导的科学精神。她为每位患者建立详细的康复档案,运用肌肉效贴、关节松动术、神经肌肉激活等国际先进的康复技术,制定极具针对性的“一人一案”。曾有一位膝关节术后僵直多次康复无效的患者,在她的精准评估和耐心引导下,最终恢复了正常行走能力;还有一位因运动损伤险些放弃滑板的青年人,通过她设计的阶段性康复计划,重拾了心爱的运动。
仁心护航 诠释医者温度
尽管每日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鲁紫欣始终保持着最大的耐心与热情。她深知,康复不仅是生理功能的重建,更是心理信心的重塑。她总说:“我的工作,就是架起一座从手术台回归正常生活的桥梁,科学是这座桥最坚实的桥墩。”这份信念尤其体现在她对老年患者的照护中。面对年长患者,她总会放慢语速、提高声量,不厌其烦地重复每一个动作要领,手把手地引导训练。她会细心观察老人的表情变化,及时调整训练强度,还会在休息时陪他们聊上几句家常。“老人家恢复慢一点,更需要我们多一份耐心,多一份鼓励。”她常常这样对同事说。
为了给患者提供最前沿有效的康复方案,鲁紫欣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她不仅广泛涉猎国内外专业文献,系统学习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等专业知识,在遇到疑难病例时,更是主动查阅最新研究、请教科室前辈,深入钻研直至找到最优解决方法。她还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湖北省内组织的各类培训和学习班,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并将所学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持续提升专业能力。
日复一日,这位年轻的“95后”康复师,以其专业的技能、负责的态度和温暖的内心,生动诠释着仁和医院骨科“科技仁心,和济天下”的宗旨。她与科室团队一道,共同构筑起一条坚实的“手术-康复”链,让科学的康复之光照亮更多患者的未来,成为宜昌运动医学领域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