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增长1万亿!成都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工业营收第12位到西部标杆:成都的进阶之路
2100万人的城市梦想:成都冲刺3.2万亿GDP
6年增长1万亿!成都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从全省36.3%到3.2万亿:成都强省会战略升级
![]()
四川再次明确强省会战略方向。2025年9月,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份文件明确提出一个具体目标:到"十五五"时期末,也就是2030年,成都经济总量要超过3.2万亿元。按照2024年成都2.2万亿元的GDP基础计算,这意味着未来六年成都需要实现年均增长超过1400亿元。
![]()
这一目标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就在文件发布后第二天,《四川日报》发表题为《四川需要更大更强的成都》的评论文章,被央广网等主流媒体转发。文章指出一个关键现象:虽然成都GDP总量已位居全国城市第七位,但考虑到2100多万的常住人口基数,成都的人均指标并不突出。2024年成都人均GDP为10.96万元,在GDP十强城市中仅高于重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GDP紧随成都之后的杭州,常住人口只有1262.4万人,比成都少了近900万人。
![]()
成都确实需要继续做大经济总量。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成都肩负着带动全省、辐射西部的重要责任。从全省发展大局看,成都GDP占四川省比重达到36.3%,这种首位度在27个省会与首府城市中排名第六。四川第一城成都的GDP是第二城绵阳的5.41倍,这种差距体现了强省会战略在现阶段的重要性。
![]()
工业制造业是成都需要补齐的短板。2024年我国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城市排行榜显示,成都以1.8万亿元的总额排在全国第12位。这个数字与成都的经济总量排名不相匹配。经济总量在成都之后的佛山、东莞、宁波、无锡等城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都已突破2万亿元。工业实力最强的深圳,规上工业营收超过5.4万亿元。从产业细分来看,成都涵盖37个工业大类,但营业收入超千亿的产业只有4个,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相比之下,深圳拥有8个千亿产业,苏州有11个,无锡有9个,就连GDP排名已退出前十的天津,千亿产业数量也有8个。
成都正在积极补齐工业短板。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到7.8%,这个增速在GDP前十强城市中位居前列。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上半年,成都工业投资已连续12个月保持40%以上的快速增长。在重点产业链布局上,成都把一半以上的席位给了制造业,显示出对工业发展的重视程度。
![]()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成都内部各区域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GDP排在第一的成都高新区,以全市1.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14.5%的GDP,2024年达到3490亿元左右。而排在最后一位的蒲江县,GDP为228.6亿元。与蒲江情况类似的还有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等7个县市。这些地方先后被划定为成都的郊区新城,虽然土地面积合计约占全市三分之二,但经济总量贡献不到18%。
![]()
针对外围区县的发展,成都已经制定具体方案。今年7月发布的《成都市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每个县市明确了发展方向。简阳市将推动装备制造、先进能源、新型材料产业倾斜布局,打造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城市。都江堰市除了继续壮大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外,还将支持发展绿色氢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金堂县同样被定位为装备制造和先进能源的承载地,并与彭州市一起联动青白江区、新都区打造成都北部门户枢纽。邛崃市和崇州市都将运用数智赋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彭州市除了产业升级外,还将建设重要能源保供基地。蒲江县则侧重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并打造和美乡村典范。
![]()
强省会战略在四川的实施有其现实必要性。从人口流动数据看,2010年至2020年间,四川省流向一线城市的人口为182.2万人。这个数字虽然不小,但相比河南省的397.7万人、安徽省的304.3万人、湖南省的282.9万人,四川的人口外流压力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成都的发展,为省内人口提供了就业和生活选择。从经济发展效果看,四川在2023年就超越河南,坐上全国第五经济大省的宝座,并在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地位。
![]()
成都的发展不仅关乎一城一池,更关系到整个四川的未来。在国务院8月份发布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到要"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时也要"控制超大城市规模,合理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这意味着成都的下一步发展必须在做强核心功能和控制规模之间找到平衡。成都需要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对高端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成都的未来发展路径已经清晰。一方面要通过补工业短板提升制造业能级,另一方面要通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外围县市发展潜力。这两个方面的突破都将为成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提供支撑。到2030年实现3.2万亿元GDP的目标虽然具有挑战性,但通过精准施策和持续努力,这一目标是可期的。
![]()
成都的强省会之路还在继续。这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故事,更是整个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成都需要平衡好自身发展与区域带动的关系,在做大总量的同时提升质量,在增强极核功能的同时促进协调发展。这是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责任,也是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