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如今愈发常见,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就像埋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发一系列可怕的并发症,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不过,大家不必惊慌,只要做好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就能显著降低其危害。下面,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的护理专家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常见并发症及预警信号
1.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致盲原因。若出现视力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看东西变形等症状,此时要警惕。糖尿病肾病也不容忽视,终末期会发展为尿毒症。若发现尿中泡沫增多,像啤酒沫且不易消散,同时伴有下肢水肿、乏力、血压升高,需赶紧检查。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手脚麻木、刺痛、有烧灼感,有“戴手套/穿袜子”般的感觉异常,或手脚发凉、感觉迟钝,如泡脚时被烫伤都未察觉,这些都是危险信号。
2.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患心梗、中风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4倍。若感到胸闷、胸痛,尤其是活动后,还有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需小心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情况更严重,严重时可能截肢。足部皮肤干燥开裂、伤口难愈合、足趾发黑、下肢发凉、走路时腿部疼痛(“间歇性跛行”),这些都是糖尿病足的预警信号。
核心预防措施
1.严控血糖是关键。务必遵医嘱规律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切勿擅自停药、减药。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每3个月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值<7%。
![]()
2.管好“三高”。血压需控制在<140/90mmHg,每周至少监测1次。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目标值<2.6mmol/L,合并心脑血管病者目标值更要<1.8mmol/L。超重或肥胖者需减重,尽量将BMI控制在18.5-23.9。
3.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饮食方面,控糖并非不吃主食,主食可搭配杂粮,多吃蔬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少盐、少油、少糖。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每次运动30分钟,注意避开空腹时段,防止低血糖。此外,要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速血管病变,饮酒量最好不超过限量。
4.定期筛查。不同并发症的筛查频率和项目不同,例如视网膜病变,确诊糖尿病后每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和眼底照相;糖尿病肾病每年检查1次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等。
紧急情况处理
![]()
要是出现血糖急剧升高(>16.7mmol/L),伴口渴、多尿、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可能是酮症酸中毒);突发胸闷、胸痛、呼吸困难(警惕心梗);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头晕跌倒(警惕中风);足部伤口破溃、感染、发黑或剧烈疼痛等情况,一定要立即就医。
糖尿病并发症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重视并积极预防,就能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