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王浩
看着丰收时节的白菜,本应是喜悦,却成了压在临江市四道沟镇利民村菜农刘大哥心头的巨石。全家生计所系,上千斤品质优良的有机白菜因销路不畅,眼看就要烂在地里。然而,一场由临江市人民法院临江人民法庭发起的特殊“公益行动”,不仅快速化解了难题,更让司法为民的暖流浸润了群众心田。从“助农卖菜”到“送法下田”的全方位司法暖心行动,将“司法为民”的宗旨真切地转化为助农纾困的身体力行,真切诠释“司法为民”的使命担当。
从“走访摸排”到“实地查验” 精准捕捉群众急难愁盼
事情源于临江人民法庭一次常规的辖区走访,通过与村干部深入交流,临江人民法庭了解到该村菜农刘大哥的特殊困境——白菜面临滞销,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即将中断,夫妻俩心急如焚。“民生无小事”,临江人民法庭迅速响应,立即组织干警直奔田间地头。经深入了解,该户家庭经济拮据,一片辛勤耕作的白菜地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法庭干警俯身细看,发现白菜个头饱满、菜叶鲜嫩,又了解到这些白菜全部使用农家肥种植,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却困于信息闭塞,面临“优质难优价”的现实窘境。“这么好的菜烂在地里太可惜了,一定要想办法帮他们解决!”了解到这一紧迫情况后,临江人民法庭迅速将解决农户白菜销售难题列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民生工单”。
从“朋友圈吆喝”到“下地帮忙” 跨界演绎“全流程”司法帮扶
为解决销路问题,法庭干警火速行动。一方面,他们化身“法治助农代言人”,在微信朋友圈、小区社群发布“爱心白菜”销售信息,推文清晰说明了农户情况和购买方式,并拍摄视频方便群众购买前了解白菜品质,积极发动身边力量参与助农采购。“绿色无公害”“爱心助农、法治同行”等标签迅速吸引关注,短短3天就帮助刘大哥将上千斤白菜销售一空。
另一方面,法庭干警们考虑到白菜地面积较大,仅靠农户夫妻二人采收力量有限,便毫不犹豫地卷起袖管、拿起农具,跳进菜地变身“采收工”。有的俯身砍菜,有的负责剥去老叶,有的帮忙搬运装车。寒风凛冽的白菜地里,忙碌的身影与菜地交相辉映,构成寒风中最温暖的画面。
从“解决一事”到“预防一类” 法治关怀贯穿“助农始终”
临江人民法庭的帮扶,并未止步于解决一时的销售难题。利用劳作间隙,干警们结合真实案例,围绕农产品种植、销售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买卖合同、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田垄普法会”。既提示风险、解答疑问,又注重引导农户增强合同意识、证据意识,从源头上预防法律风险,为农户持续稳定经营注入法治“免疫力”,实现生活帮扶与法律服务的同频共振。普法结束后,临江人民法庭向农户发放了《涉农法律风险提示30条》小手册,并留下联系方式,承诺随时提供法律咨询。“真没想到咱法庭能这么帮俺,不仅帮着俺们卖菜,还下地帮着干活、讲法,真是帮俺老百姓办实事!”刘大哥的质朴感谢,道出了心声。
这场看似“跨界”的爱心助农,实质上是临江人民法庭践行“如我在诉”、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它打破了人民法庭传统的工作边界,展现了新时代基层法庭主动延伸职能、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有力守护群众权益的担当与智慧。这不仅切实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更拉近了法院干警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法院干警主动担当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厚情怀。临江人民法庭将持续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创新司法为民举措,将法治的温暖与力量送到群众身边,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坚实的司法保障。
初审:刘洋
复审:付新宇
终审:姚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