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
10月15—19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医疗中心及四川省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31次心身医学分会年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以“在充满挑战的世界中发展心身医学”为主题,共设1个主会场与8个分会场,涵盖心身消化、双心医学、心身疼痛、肿瘤心身、老年心身、风湿免疫、心身康复及心理治疗等多个方向,来自国内外近1500名专家学者、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齐聚蓉城,旨在探讨心身医学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理论创新、临床实践与学科融合之路。
■开幕式高屋建瓴 领航心身发展方向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袁勇贵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分会建设与学科发展进行了总结。近年来分会始终坚持“党建强会、学术立会、服务兴会”的方针,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全国已建立25个省级心身医学分会,设立36个专业协作学组,形成了覆盖全国、多学科融合的学术网络体系。分会组织编撰10余部心身医学权威著作,发表数百篇高水平论文,完成4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分会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持续开展“心身医学全国巡讲”等系列活动,覆盖全国300余家县级医院,推动基层心身诊疗体系标准化建设。国际合作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模式,中国学者多次受邀参加国际会议,中国心身医学的声音正日益响彻世界舞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正林,四川省医学会会长徐斌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沈鑫华教授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周波教授主持。
■大会报告名家汇聚 共探心身前沿动态
大会报告主题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房建成教授以“超高灵敏极弱磁测量医学成像技术及应用探索”为题,介绍了磁信号成像技术在心身疾病检测中的最新进展。德国图宾根大学Stephan Zipfel教授回顾了“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从国际视角分析了德国心身医学的发展路径与经验借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爱勤教授以“儿童青少年心身障碍与健康促进”为主题,探讨了青少年群体心理发育与心身疾病防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高华教授围绕“精神卫生服务与心身医学的思考”提出了独特见解。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学院Julio Licinio教授报告了“慢性应激与成人模式疾病早发:COIDS现象的研究进展”。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袁勇贵教授作题为“中国心身医学的回顾与展望(2021—2025)”的报告,总结了我国心身医学近年在科研、临床与人才建设方面的成果,并提出未来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与战略布局。意大利帕多瓦大学Sabino Iliceto教授以“脑与心的交互”为主题,阐述了大脑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系。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结合了中医的角度对“中国的精神光谱说”进行了深度思辨。日本东京科学大学Hidehiko Takahashi教授以“神经发育障碍中的睡眠问题”为题,系统阐述了睡眠障碍在神经发育疾病中的发生机制与干预策略。大会还邀请多位国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睡眠医学、神经调控、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领域,构建了理论与技术交织、基础与应用并重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专场研讨精准深入 彰显学科融合创新
8个分会场设置了55个专场,围绕心身疾病的多维机制与整合治疗展开深入讨论。心身疼痛专场聚焦疼痛与情绪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心理干预策略;双心医学专场探讨心血管疾病与心身障碍的双向影响;心身消化专场关注青少年消化问题的心理基础与干预路径;肿瘤心身专场探讨肿瘤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人文干预;老年心身专场聚焦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方式;睡眠障碍专场研究睡眠与头痛、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关联的进展;心身风湿与皮肤专场呈现情绪-免疫-炎症交互机制的新证据。各专场报告内容新颖,讨论深入,充分展现了心身医学作为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学术融合与理论创新。
会议期间举办了多场工作坊,以指导临床实践导向,涵盖了平衡心理治疗、母婴互动具身观察和分析、精神分裂症诊断-治疗体验式团体、青少年心身障碍的家庭治疗等内容。工作坊注重理论与实操结合,强调可在临床直接应用的技能培养,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心理评估与干预能力,推动心身整合诊疗在基层与专科层面的落地实施。
为激发学科新生力量,本次年会特别设立中青年学术专场,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科研成果与思想交流的平台。青年专家们围绕心身疾病的基础机制研究、人工智能在心理评估中的应用以及多学科协作的临床案例开展交流,展现了新一代学者的科研潜力与创新精神。会上还对多篇优秀病例进行了交流讨论,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勇于探索、追求卓越,推动心身医学的持续繁荣与代际传承。
■结语
闭幕式上,主任委员袁勇贵教授与候任主任委员王玉平教授分别作大会总结,对本次会议的组织工作、学术水平与交流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本次年会成果丰硕,共收到投稿696篇,其中口头交流51篇、壁报展示93篇、书面交流552篇,邀请了239位专家进行312人次学术报告,汇聚了国内外专家智慧,促进了理论、科研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充分彰显了中国心身医学人“守正创新、开放共融”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中国学者在全球心身医学领域的学术自信与时代担当。
未来,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将继续在整合医学框架下探索“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理念,以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并重的姿态,深化学科交叉与临床转化,加强基础研究与社会心理服务融合,推动心身医学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全民心身健康素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为人类心身健康开辟更加广阔的未来。
(供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 张文瑄 袁勇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