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季节交替或阴雨天气,不少风湿病患者就会感到关节隐隐作痛,仿佛身体里装了个 “天气预报仪”。这种不适感不仅影响日常活动,长期下来还可能让关节功能受影响。其实在中医看来,风湿病的调理并非难事,就像古代养生家追求 “天人合一” 的平衡状态,我们只需在生活中坚持几个简单习惯,就能为关节筑起一道 “防护墙”。
![]()
第一个习惯,要学 “孙思邈养性”,注重 “温养脏腑”。唐代医家孙思邈于《千金方》中言:“凡心有所爱,勿深爱;心有所憎,勿深憎。”寥寥数语,便凸显出情绪与身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引人深思。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情绪波动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让关节得不到足够滋养。日常可以试试 “深呼吸调畅法”:清晨醒来后,平躺在床上,双手自然放在腹部,慢慢地吸气,感受腹部鼓起,再缓缓呼气,重复 5-8 次。这样的小动作能帮助平复情绪,让气血更顺畅。同时,饮食上可适当吃些温性食物,比如用生姜煮水泡脚,或是喝一碗加了少量红枣、桂圆的小米粥,就像给身体 “添把温火”,帮助驱散关节里的寒气,但要注意根据自己的体质调整,比如容易上火的人就少放些桂圆。
![]()
第二个习惯,借鉴 “华佗五禽戏” 的思路,做到 “适度动关节”。华佗创编五禽戏时,主张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这与风湿病患者需要 “动而不疲” 的原则不谋而合。众多患者忧心运动将加重关节负荷,实则不然。只要审慎择取适宜的运动方式,非但不会加重负担,反而能够对关节起到保护之效。比如坐在椅子上,缓慢地活动脚踝,顺时针转 5 圈,再逆时针转 5 圈;或者站起来,双手扶着桌子,轻轻地屈膝、伸膝,每个动作保持 3-5 秒,重复 10 次。这些动作幅度小、强度低,既能促进关节周围血液循环,又不会给关节带来过大压力,就像给关节做 “温柔的按摩”。
![]()
第三个习惯,遵循 “《黄帝内经》顺时养生” 理念,做好 “避邪护关节”。《黄帝内经》中说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于风湿病患者而言,寒冷、潮湿就是容易诱发症状的 “虚邪贼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调整衣物,比如阴雨天提前穿上护膝,避免关节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晚上睡觉时,即使天气炎热,也不要让空调风口对着关节吹,可以在关节处盖一条薄毯。另外,居住环境也要保持干燥通风,比如梅雨季时,用除湿机降低室内湿度,避免潮湿之气侵入身体。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就像为关节撑起一把 “保护伞”,帮助抵御外界邪气的侵袭。
![]()
风湿病的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培育幼苗需要耐心呵护一样,坚持这些习惯或许不会立刻看到明显效果,但长期下来,就能慢慢感受到关节不适感的减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适合的调理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关节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才是最稳妥的选择。愿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呵护关节,让身体保持舒适健康的状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