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篇
寻访荒草间的南宋要塞——多功城探秘
在亲自探访多功城后,作者从一块残缺的木板那里逐渐拉开这段属于“多功城”的历史。接续上篇,本文将翻阅古籍和地方志,继续寻访多功城的历史痕迹:
1.多功城何时、何人所建?
2.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战役?
![]()
较近距离地看多功城城墙 姜孝德/摄
多功城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淳祐四年(1244年)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修合川钓鱼城时,同时修筑多功城。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四川安抚制置使朱祀孙重修。清咸丰三年(1853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曾补修。回到家中,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朱祀孙,曾任四川安抚制置史,有《宋史》为证:“己亥(即1239),朱祀孙权兵部尚书,仍四川安抚制置、总领夔路转运、知重庆府。”
为了印证零星的说法的正确性,我翻阅了道光《江北厅志》,第一是查山名。翠云是山名,“翠云山,七甲,厅北五十里,高一里,周六里。详多功城。”(《江北厅志·卷一》)第二是查多功城,“多功城,‘通志’在巴县西,宋淳祐中筑,今在厅西北。山势嶻嶪,因岩为城,左高三丈余、右丈余,周二百余步。东、西二门,创建年月无考,惟西门石上镌‘端明殿大学士上中大夫四川安抚制置大使朱祀孙建此’,则宋淳祐间筑无疑,或谓与合州钓鱼城同造,即保辜城也,然亦不可考。城中有翠云寺。寺有池,宽二丈、深一丈,清莹澈底,虽大旱不涸,锦鳞灿若浮金。一名天池寺,状元蒲国宝题。寺古,磬有正德年号,钟有万历年号。”(《江北厅志•卷二》)
虽明朗了一些,却又让一些模糊起来。保辜城,应该是多功城的又一个名称,胡昭曦、邹重华主编的《宋蒙元关系研究》一书便是这么认为的。翠云寺有正德年的磬,这不能证明它就是建造于正德年。道光二十二年《重修翠云寺》碑说,明末的张献忠军焚烧翠云寺,《江北县志》(1985年版)说明朝嘉靖年建寺,至少说明翠云寺是明朝建的。
![]()
《禁止钓鱼》告示 姜孝德/摄
多功城虽然重要,但它几乎没有用于战争。一直到了明末,这里才发生了一场偷袭战。1645年,张献忠部将刘文秀曾在多功城设老营,因刘文秀轻敌,被明将曾英偷袭,不得不仓皇逃命。这一仗让曾英名满天下,升官至副总兵,封平寇伯,拥兵二十万。殊不知,高兴的时间太短了!1646年,曾英与刘文秀在渠河遭遇,刘文秀为雪恨,竟然紧追曾英不放,一直追到江北嘴。两军在此发生激烈的水战,曾英被砍死江中,张献忠部再克重庆。
清朝嘉庆二三年间,白莲教揭竿而起,锋芒所指,势如破竹。重庆守将慌了神,立即遣人抢修多功城。然而事与愿违,多功城未能阻挡住白莲教,白莲教的前锋越过多功城,到达了鸳鸯桥。估计是实力不够,后续白莲教并没有攻重庆城。也因这一次白莲教的进攻,促成了江北城土城的建设。
岁月流逝,多功城犹在,这是幸事!据说,2025年底,多功城将作为遗址公园向公众开放,届时,我将重访多功城,并且多拍摄一些照片,以安慰我多年牵挂的心。
作者:姜孝德
单位: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退休)
( 封面图来自重庆两江新区 王加喜摄)
【本平台刊发的信息仅为阅读、传递重庆地域文化之用,转载文稿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刊发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或整改。】
![]()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市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重庆故事为主。
文章字数以1000-3000字为宜,最好配相关图片。文章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投稿邮箱:cqzbtg@qq.com。
【特别说明】
本次征稿活动旨在公益性的文化传播,目前不提供稿酬。然而,一旦您的作品被选中,将会:
✦ 在公众号、头条号等平台署名进行推广;
✦ 对于优秀作品,我们还将推荐至重庆地方志相关出版物或官方平台进行转载。
投稿即表示您授权本公众号对稿件进行非商业性的编辑和传播,原版权仍归作者所有。
我们期待您以文字为笔,共同勾勒重庆的千年文脉。每一份来稿,都是传承巴渝文化的重要拼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