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央视大方公布歼35的生产车间,把多架正在生产的黄皮机、绿皮机歼35,都直接怼你脸上时,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如果你发现镜头中已经刷好隐身涂层的歼35,工作人员还在上面随意走动时。你就应该知道歼35的隐身有多黑科技了吧?连脚踩都不怕,歼35的隐身涂装怎么能这么皮实?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碾压美国五代机的歼35超材料隐身。
本质不同
同样是隐身战机,美国的F22和F35动辄就会因为掉块漆要返厂大修,似乎隐身涂层生来就是金贵命。但实际上歼35的出现,却直接用特殊的超材料,终结了隐身涂层的传说。那么这个神秘的超材料究竟有多神奇?想要弄清楚就得先明白它和传统隐身涂料的本质区别。
![]()
传统隐身涂料就像给飞机刷油漆,靠的还是吸收雷达波并转化成热量。但是这种吸收转化是有限度的,并且会随着隐身涂层的老化损坏而降低效果,多少都会有雷达波被发射回去。可是超材料不是普通的隐身涂料,它是一种人工设计的复合材料。而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够“欺骗”雷达波,让电磁波绕道走。
就像给飞机穿上了魔法世界的“隐身斗篷”,雷达波再碰到战机就会自动分流,根本不会反射回敌方雷达接收机。同时这样也不会增加隐身涂层的吸收负担,延缓超材料隐身涂层的使用寿命。这种超材料的核心秘密,就在于它微米级的精密结构。
![]()
通过在材料表面设计成千上万个比头发丝还细的几何图案,这些结构就能像交通指挥系统一样引导电磁波往左转往右转,但无论往哪转就是不回头。而且更厉害的是这种超材料具备智能应变的能力。
能根据来袭雷达波的不同频率,自动调整自身的电磁特性,针对不同频段的雷达波给出不同的交通指挥方案,这也让歼35实现了从米波雷达到毫米波雷达的全频段隐身。甚至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传统隐身涂料就像防晒霜,需要经常补涂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而超材料就相当于给皮肤植入了一个永久防晒的皮层,从而实现一劳永逸的效果。
实际效果
那么这种超材料的应用听上去好像很厉害,实际效果又究竟如何呢?根据报道分析,歼35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可能只有0.02到0.01平方米,相当于比一只手掌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还小,甚至只相当于一只麻雀的大小。
![]()
当然一直有传言称美国的F22雷达发射截面能够达到更加惊人的0.001平方米,但实际上这一直都是误解和谣传。因为美国空军当年对F22隐身性能进行评价的原话是,假如F15、F16这种非隐身战机的雷达反射相当于一个篮球,那么相对来说F22的反射截面积就相当于一个高尔夫球。
而这一说法被进一步夸张才有了0.001平方米的传言,但实际上美国F22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可能大约为0.5平方米,而F35也与之相当,甚至因为在气动外形上整体更加臃肿一些,雷达反射截面积甚至更大一点。
![]()
这也就意味着在雷达屏幕上,如果F22和F35像个明亮的大灯泡,而歼35就是个几乎看不见的小光点。相应的,歼35被发现的距离也只会有F22和F35的几分之一。而且更有突破性的是歼35的这种超材料隐身效果是全向的。
目前传统隐身战机只能在前向30度锥角内实现最佳隐身,而歼35由于是全身覆盖超材料,无论从哪个方向探测,雷达发射截面积都能保持在同一量级。这可以说已经是革命性的突破,美国在这方面可能只有认输的份。
维护革命
但是最让美国破防的不是咱们拥有了这种全球独有的“黑科技”隐身材料,而是咱们生产歼35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们,就穿着普通的工鞋在机身上随意行走。央视这个镜头画面所带来的震撼效果可能比展示歼35的炫酷外形还要炸裂,这相当于宣告传统隐身战机的娇贵“公主病”,不仅直接被咱给治好了,而且已经蜕变为硬汉战士。
相比之下美国一众传统隐身战机就全部要被吊打,比如F22每经历一个飞行小时后都需要至少15个小时来维护,其中大半时间在修补隐身涂层。F35的隐身涂层对温度湿度极其敏感,必须在恒温恒湿机库里“娇生惯养”才行。
![]()
甚至B2隐身战略轰炸机每次执行任务后,都要进行为期数天的涂层维护,而且单次维护费用就超过数百万到上千万美元。这么看的话,歼35采用超材料直接融入机体蒙皮结构,不需要额外隐身涂层,相当于天生隐身,简直不要太香,甚至给隐身战机的维护理念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解决了隐身战机部署的最大痛点,维护成本。
其实真不是我们“凡尔赛”,歼35的超材料确实让它自带硬汉特质,不仅抗造耐用,硬度和抗刮擦能力都是传统隐身涂层的好几倍。别说脚踩了,恐怕就是冰雹砸上去估计都不会留下痕迹。因此咱们的地勤人员在维护歼35时,恐怕也就只需要用普通清洁剂擦拭擦拭就行,光这一项的维护时间也将比传统隐身战机缩短80%。
![]()
而且歼35作为舰载机需要面对高湿高盐的海上环境,通过使用超材料能够保证涂层在特殊环境下,不会像传统涂层那样因为腐蚀脱落失效。甚至材料带来的不仅是隐身优势,更是整体性能的跨越式提升,直接让美国传统隐身涂层的五代机成为“过时”装备。
因为歼35不仅可以因此做到全向全频段隐身,同时也不再需要像传统隐身涂层那样一层一层的给飞机穿棉袄,省下来的重量甚至能多带两枚导弹,或者增加更长的航程。
![]()
战略意义
其实从歼35大方公开生产车间到曝光超材料隐身,就已经表明中国五代机技术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根本不担心对方看到什么秘密。通过展示歼35的皮实,中国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能在任何环境下大规模部署隐身战机。
同时也暗示中国的歼35数量规模可能早已远超外界预估,可以成为进一步改变西太平洋军事力量平衡的重要王牌。尽管从传统军事强国对尖端装备一贯采取“黑箱策略”来看,中国主动公开歼35生产线似乎有点奇怪,但其实这恰恰证明了技术代差已形成了“壁垒”。超材料涉及的微纳级工艺相关技术,即便公开原理也让对方难以在短时间内复制。
![]()
加上歼35目前采用的先进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远超外界想象,当对手还在像怎么参透相关技术时,歼35已经能够以领先的技术优势实现批量化生产,目前整个车间内多架“绿皮机”同步装配,据推算年产量至少50架以上,产能储备相当充足。
![]()
而且一旦解决了维护问题,避免了像美军F35战机那样需要花费高价建造恒温恒湿机库,也不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成本在隐身涂层维护上,就能够大幅降低后勤成本。不仅有利于增加舰载版的部署频次,对于空军版的也能更加灵活的在野战机场快速部署,从而让隐身战机由需要精心呵护的“奢侈品”,变成了可以随意部署的实用化武器。没想到当美国还在为F35的生产和维护发愁时,中国已经悄然开启了隐身战机的大众化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