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1年外蒙古第一次在沙俄影响下单方面宣布独立,到如今的夹在中俄之间的蒙古国,这个蒙古族的传统聚居地,却深受俄国影响上百年,以至于文字文化都发生了改变,但是按照蒙古国官方计划,2025年他们启动全面恢复传统蒙古文,与内蒙古接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蒙古国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
蒙古国的文字变革
蒙古国南与我国内蒙古接壤,历史上是我国传统蒙古统治区中的一环,其主体民族喀尔喀蒙古族,便是清朝时期通过多伦会盟后,被纳入盟旗体系,成为外蒙古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当时的内外蒙古同属于一个语言文化体系,使用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这一文字源于回鹘文,由成吉思汗时期回鹘人塔塔统阿引入蒙古,并成为了当时蒙古帝国的官方书写体系,是蒙古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延续的纽带。
在我国,内蒙古仍在使用这种传统的回鹘蒙古文,并且国家对这种文字持积极保护和传承的态度,使得蒙古文化能够在我国得以延续和发展。
但是反观蒙古国,却在俄国的冲击下,导致其原本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空心化。
![]()
1911年沙俄影响外蒙古独立,还是通过经济、军事等方式进行渗透,到了苏联时期,则直接开始推行文字改革。1924年,外蒙古未经民国允许单方面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开始掌握外蒙古决策,并强制要求外蒙古使用西里尔字母,1941年,蒙古国在苏联的干预下,开始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创造新蒙文,到了1946年,这种西里尔蒙文已经在蒙古国全面推行,民国也在同年1月正式承认了蒙古国独立的事实。
此后,蒙古国依旧深受苏联影响,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决定重构民族认同,喊出恢复传统蒙文的口号,但谈论数十年却没有结果,2015年,蒙古国又一次通过立法要恢复传统蒙文,但还是没有结果,直到2020年,《蒙古文字国家大纲》出台,明确在2025年全面推行双文制,将政府文件、身份信息等强制使用回鹘式蒙古文,那么,蒙古国为何推行恢复传统蒙文速度这么慢,又为何如今说恢复又恢复了呢?
![]()
蒙古国为何恢复传统蒙文
在俄国的百年影响下,对蒙古国的文化冲击是空前的,该国原本的文化根基被严重削弱,导致蒙古国的文化和历史出现断裂,很多年轻人甚至直接失去了阅读蒙古历史古籍的能力,并与一直坚持延续传统蒙文的中国内蒙古在文化交流上产生了隔阂。
那为何蒙古国从1991年便开始计划恢复传统蒙文,到现在才有了结果呢?首先苏联时期,西里尔蒙文已经深刻融入了蒙古国各阶层,尽管后来的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影响逐渐减弱,但这种文化惯性仍存在,加上俄罗斯仍将蒙古国视为自己的战略缓冲区,对蒙古国的影响也依旧存在,直到近几年俄罗斯战略开始转向,蒙古国也有了重塑文化根基的机会。
对于蒙古国来说,恢复传统蒙文,本身是对苏联遗产的清算,一方面想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想加强与我国内蒙古的文化和经济对接。
![]()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90亿美元,占蒙古国外贸总额的69.5%,该国80%以上的矿产都销往了中国市场,这就导致蒙古国的经济发展对中国存在较高的依赖性,而文字的统一,则能够显著提升经济沟通效率,降低合作成本,并且通过文化上的认同,还能进一步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等区域合作机制,为后续的区域战略合作铺平道路。
只不过,蒙古国的战略定力并不强,时常摇摆不定,比如明明夹在中俄之间,却要推行所谓第三邻国战略,与美国等域外国家建立联系,再比如曾盲目西化,年轻人长期崇拜韩国文化等,都在让这场“民族复兴之路”充满诸多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