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律协第八期“创始人说”活动走进京都律师事务所,共话律所经营之道
10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主办的“创始人说第八期——走进京都”活动在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举行。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副会长罗会远、中小律所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晓智,50余名律师所主任及律师参加。活动由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中小律所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党春雨主持。
![]()
本次活动聚焦京都律师事务所成立30周年的发展历程与管理经验,京都所创始合伙人田文昌携四位早期参与京都所的高级合伙人曹树昌、蔡景丽、王九川、秦庆芳及管理合伙人褚长志,展开深度分享,线上线下吸引千余名律师同行参与。
![]()
党春雨
活动伊始,朝阳区律师协会中小律所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党春雨对到场的律师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创始人说系列活动自推出以来始终以开放共享、互觉共建为宗旨。”他谈到“创始人说”活动旨在通过走进优秀律所,聆听创始人的漫谈与分享,学习先进管理智慧,传播行业发展经验。
![]()
褚长志
京都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CEO褚长志代表京都律师事务所向与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回顾京都律师事务所三十载发展历程,并指出,京都律师师事务所长期践行“综合化、专业化、团队化、国际化”四化建设,秉承“追求卓越,不负重托”的事务所文化理念。他期望通过今天分享,京都律师事务所能够为律师行业的管理与发展贡献力量。
![]()
罗会远
朝阳区律师协会副会长罗会远在致辞中谈到,京都律师事务所在田文昌律师的带领下,从以刑事业务为专长,逐步发展为覆盖行政诉讼、资本市场、民商事、知识产权等多领域的综合化律所。他期望此次活动能够为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发展带来深远启示,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
田文昌
京都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田文昌以《结合京都发展历程漫谈律所管理机制》为题,从三个方面讲述京都律师事务所三十年来发展的震荡与机遇。从创业历程看,田文昌律师谈及自己放弃教授身份转型律师的抉择,坦言初期团队重组与2003年非典期间的经营危机,强调“信心是律所发展的根基”;从管理机制看,田文昌律师通过实践,提出“程序公平优于结果公平”的分配原则,他强调律所需在专业化基础上推动综合化,通过合伙制与公司制混合机制优化协作;从文化内核看,京都律师事务所倡导“专业、学术、平等、创新”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田文昌律师强调京都人不迷信权威,不崇尚权利,只认同法治化的管理机制。
![]()
在与谈环节,四位京都所高级合伙人结合田文昌律师的主题发言,谈及京都所的发展见闻及管理体会。
![]()
曹树昌
曹树昌律师用“有容乃大”概括京都律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他谈到,京都律师事务所始终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逐步形成独特凝聚力。
![]()
蔡景丽
蔡景丽律师用“勇往直前”来形容京都律师事务所管理制度上的变革与创新,如引入非律师的专职管理人员、设置合伙人退休机制等,为律师事务所注入活力的同时,使事务所成为有温度的律师家园。
![]()
王九川
王九川律师结合自身从业及参与律师所管理的体会,阐释了京都律师事务所在动态利益平衡机制、管理合伙人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经验,认为京都所一直在总结和探索中发展,在长期实践中已逐渐形成成熟的管理运营模式。
![]()
秦庆芳
秦庆芳律师从社会公益实践与部门协作机制的角度,分享了京都律师事务所“泉计划”公益项目以及可视化诉讼在非诉业务中的高效,强调了党建和所建一体两面,并抓并举的重要性。
与谈分享环节,与会人员围绕管理架构、一体化建设及风险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田文昌律师就部分律师的提问,一一作出了分享和解答。
![]()
张晓智
活动总结环节,朝阳区律师协会中小律所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晓智感谢京都律师事务所带来的精彩分享。他表示,京都律师事务所从专业化向综合性律所的转型值得思考与借鉴,期待未来与行业同仁携手前行,共同探索律所经营管理之道,希望“创始人说”系列活动助力更多律所稳步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