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周给孩子站护学岗,一位妈妈热情地迎上来寒暄。
可几句过后,我察觉我们都在进行一场心照不宣的表演——她没咋说实话,我肯定也没全交底。
同学家长之间的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
是为了孩子亲热些,找个周末一同出游的伴?
还是应该冷淡些,毕竟再好也是竞争关系、家庭背景各异,何必自寻比较与落差?
![]()
01: 护学岗上的寒暄,各自保留了几分
我刚站到护学岗位置,一位妈妈便热情地打招呼。
我颇不好意思地问:“我是右右和细毛的妈妈,不好意思,你是……?”
她自我介绍:“我是28号的妈妈。”我一脑子问号,班上同学名字我尚记不全,更别提学号了。
见我一脸尴尬,她才补充道:“我是张晓天的妈妈。”
我继续笑。我也不知道说啥。
她不罢休,问我:“你家双胞胎作文写好好呀!怎么学的呀?”
我心里打鼓,总不能实说写得好的几篇全是我改的吧,只好含糊其辞:“就是有些题材有生活感受吧。”
![]()
我也反问:“你家张晓天数学才是了不得,次次奥数比赛第一名。”
她立刻谦虚起来:“这学期不行了,不是总有作文作业嘛,没时间啦!之前还做点数学练习题。”
之前右右、细毛就说见过张晓天这学期,也还在课间做过数学练习题,和他妈妈说的并不相符。但他俩也没看清是什么教辅。
右右、细毛也问过张晓天有没有上兴趣班,一次回答没有,一次说上了围棋课。也不知道是不是不同孩子对“兴趣班”理解不同,或者这孩子确实是个天才,没上过课外思维课。
我不禁感叹:家长间的交流,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试探与保留。
电视剧《少年派》

02:家长之间的交往很玄妙,从怒而退群,到相互助益
在我孩子刚入学时,曾与家委会会长闹得不愉快,甚至我们夫妻俩都退群十个月。
后来被老师劝回,也因为孩子在那位会长那里学游泳,关系才逐渐缓和。
她问我作文怎么学,报了什么班,看了什么书,我就说我自己教两句,给看了什么什么书。
电视剧《欢乐家长群》果宝果宁父母
![]()
我提到数学期中考没考好,她把老师那得的资料分享给我了,右右、细毛期末竟考了100分。
她看到我在推儿童剧,正好想带孩子去看,也找我买票。
我渐渐明白,利益不冲突、相互助益的关系,反倒能君子之交淡如水。
电视剧《欢乐家长群》
![]()
03:家长圈4条潜规则,坑太多需警惕
第一,避免资源攀比,保持适度距离。
家长群常变成攀比现场,谁家孩子英语考了第一,谁家孩子数学特别棒,孩子们周末一起去哪里玩了。
更有甚者,把家长群变成了生意圈,看中了群里家长的人脉资源,做起了生意。
这种攀比不仅让家长增添心理负担,更可能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及家长的心。
电视剧《小舍得》
![]()
第二,守住家庭隐私,把握沟通分寸。
很多家长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频繁在群里刷屏,甚至晚上10点之后还在群里发消息。
实际上,不必将家庭详情、孩子学习的核心方法、使用什么教辅资料等隐私信息全盘托出。
当有家长询问具体细节时,可用“每个孩子情况不同”等中性表述回应。
电视剧《小舍得》
![]()
第三,不轻易承诺,避免责任风险。
最触目惊心的案例是,潘某某家长应钟某母亲要求,无偿接送钟某三年,却惹来杀身之祸。
这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答应帮忙接送或托管他人孩子,监护责任重大且易引发纠纷。
面对求助请求,可采用“最近日程安排较满”等委婉措辞拒绝。
![]()
第四,远离群内争吵,私下解决分歧。
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小争执,有些家长在群里开战。
实际上,家长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在群里公开矛盾,往往会把事态扩大,不如私下沟通解决。
电视机《小舍得》
![]()
04: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不必与同学家长走得太近,孩子就是缘分的开始,孩子在缘分在,孩子毕业,缘分散尽。
回想深圳那个案件,潘某某家长善意接送同学三年,反遭不测。
这虽是个案,却极端地展示了家长间走得太近的潜在风险。
![]()
心理学强调人我界限的重要,即使是亲密的家庭关系,也需要保持个人想法、情绪的自由。
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家长间的交往——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古人早把生活的智慧写进了诗篇里。
家长们最终也该明白,与同学家长相处,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远不近,适可而止。
保持着这样不即不离的距离,反而能让孩子们的友谊走得更远,也能让我们的教育之路走得更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