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亲自发出“三胎”号召,俄罗斯的人口问题,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吗?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久前主持召开了俄罗斯“人口政策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会议开始前的讲话中,普京强调,养育三个及以上的子女的家庭应当成为“俄罗斯的常态”,成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
去年俄罗斯人口自然下降约60万人,降幅同比增长超过20%。若按这个速度持续,当前1.4亿出头的人口规模,300年后这个横跨欧亚的大国或将面临“消失”的风险。
![]()
把时钟拨回苏联时期,那时的俄罗斯生育率并不算差,社会福利体系支撑着家庭生育的底气。
但1991年的解体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卢布贬值、企业倒闭、社会保障体系崩塌,直接把生育意愿砸到了谷底。
![]()
数据显示,1992年俄罗斯总和生育率暴跌至1.3,跌破1.5的“超低生育率陷阱”线。
2000年普京上台后,依靠能源出口带来的经济红利,俄罗斯GDP年均增长近7%,生育率也随之缓慢回升到2007年的1.58。
也就是在这一年,俄罗斯推出了著名的“母亲基金”政策,生育第二个孩子可获得约4.7万人民币的一次性补贴,多子女家庭还能享受房贷优惠、优先分配公租房等福利,政策刺激下出生率出现一波明显反弹,2012年达到1.7的阶段性高点。
![]()
但这种反弹终究是“三分钟热度”。随着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制裁加剧,国际油价暴跌,俄罗斯经济再度陷入疲软,2015 - 2020年GDP年均增速不足1%。
生育成本的持续攀升让年轻人望而却步,莫斯科州的数据显示,养育一个孩子到18岁的平均成本高达家庭年收入的40%,相当于普通家庭近8年的全部积蓄。
![]()
更雪上加霜的是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联合国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冲突已造成1.2万名平民遇难,100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大量青壮年男性被征召入伍,不仅直接减少了劳动力人口,更让许多家庭推迟甚至放弃了生育计划。
世界银行的统计图表清晰地展示了这一趋势:俄罗斯常住人口从2018年的1.454亿持续下降到2023年的1.438亿,2024年的自然降幅更是创下了苏联解体以来的第二高峰。
![]()
比总量下降更让普京警惕的,是地区间生育率的巨大鸿沟。他的老家圣彼得堡所在的列宁格勒州,生育率仅为0.88,是全俄最低的地区之一。
这里作为俄罗斯的经济文化中心,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年轻女性平均生育第一胎的年龄已推迟到32岁,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比例高达38%。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车臣共和国,2.67的生育率远超2.1的人口替代水平线。这种差异背后是截然不同的社会结构:车臣传统家族观念浓厚,女性平均结婚年龄仅21岁,且宗教文化对多子女家庭持高度认可态度,政府还额外提供每个孩子每月2000卢布的专项补贴。
![]()
但这种高生育率模式很难在全国复制,车臣的人口基数仅占全俄的1.2%,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俄罗斯主流社会存在显著差异。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普京政府几乎搬出了所有能想到的政策工具。在2025年的人口政策会议上,普京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像欧洲国家那样通过移民解决问题”,他尖锐地指出欧洲移民政策导致“文化认同丧失和犯罪率上升”,而俄罗斯的选择是“全力支持作为社会基石的家庭”。
新政策在2007年“母亲基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生育第三个孩子的家庭可获得一次性100万卢布(约合8.5万人民币)的补贴,分10年发放;
![]()
多子女家庭的房贷利率从7%降至3%;每个孩子从出生到16岁每月可领取5000卢布的儿童津贴,相当于普通家庭月收入的15%。
政府还计划在未来三年新建500所幼儿园,增加20万个托育名额,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但这些政策能否扭转颓势,现实给出的答案并不乐观。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细节是,作为政策倡导者的普京本人也只育有两个女儿,而俄罗斯精英阶层的生育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
国家杜马议员的平均子女数仅为1.4,与普通民众持平。这反映出生育意愿低迷已成为跨越阶层的普遍现象,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
更关键的是,政策效果高度依赖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俄罗斯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社会福利支出已占财政预算的35%,在能源收入持续下滑的背景下,长期维持高额生育补贴面临巨大压力。
![]()
2024年的一项民调显示,仅有12%的俄罗斯年轻夫妇表示“有意愿生育三个及以上孩子”,而5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经济状况不适合生育”。
其实,俄罗斯的人口困境本质上是后工业化社会与地缘政治危机交织的产物。
从全球范围看,生育率下降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普遍挑战,日本、韩国、德国等国都面临类似问题,但俄罗斯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同时承受着苏联解体后遗症、西方制裁、军事冲突等多重压力。
![]()
300年后国家是否会“消失”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人口持续萎缩对国防安全、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冲击却是实实在在的。
按照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如果生育率维持当前水平,到2100年俄罗斯人口将降至1.1亿,到2200年可能不足6000万,届时这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将不可避免地大幅削弱。
普京号召生三胎,与其说是一项具体的生育政策,不如说是对俄罗斯民族生存危机的紧急预警。
![]()
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经济增长乏力、社会观念转变、地缘冲突持续的多重挤压下,单纯依靠财政补贴很难真正提振生育意愿。
要走出这场人口危机,俄罗斯不仅需要完善家庭福利体系,更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结束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重塑年轻人对未来的信心。
毕竟,决定生育的从来不是政策口号,而是人们对“明天会更好”的信念,这或许才是普京政府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参考资料:
普京催生——中国新闻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