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河北法制报)
□ 商哲 荆梦醒
城区夜市日益成为群众夜间休闲、美食消费的热门场所。但夜市餐饮“小、散、快”的经营特点,也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挑战,部分新增经营主体因开业筹备较急,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基础环节容易出现疏漏,若不及时规范,可能影响群众饮食安全。
今年以来,宁晋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责中发现,辖区新增的餐饮经营主体中部分从业人员未办理健康证或证件已过期,此类行为明显违反食品安全法中关于从业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上岗的规定,同时不符合《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夜市餐饮多为即时消费,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若健康状况不明,极易造成疾病传播,风险隐患不容小觑。
为消除健康证管理隐患,及时阻断食品安全风险,宁晋县检察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直指健康证管理漏洞,明确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辖区内餐饮经营主体开展专项排查整治,督促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从源头防范风险。
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第一时间响应,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开展集中整治,逐户核查32家餐饮单位、11个小吃摊位,对146名从业人员的健康证逐一查验,对发现的10家经营户15名无证或证件过期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立即暂停接触食品工作并限期补办。为确保问题整改落地,宁晋县检察院同步开展跟踪监督,目前,15名从业人员已全部取得有效健康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