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个事儿:
每当我们一掏出手机,孩子立马凑过来要看动画片;但当我们拿本书坐下,孩子反而自己去翻绘本了?
其实,这就是孩子在有样学样。
![]()
网上有很多教育专家都在说,做父母就得有点“演技”,要装。也就是说,在孩子面前,我们先做出想让他成为的样子。因为孩子耳濡目染,全记在心里。
之前在抖音上有刷到过一位家长,她其实并不爱看书,但每天晚饭后都回故意拿本书坐沙发上看。她的孩子也会学着她的样子,自己去拿书看,还问:“妈妈,你的书好看不?”
再比如,她的另一条视频,是点的外卖被送错了,明明很火大,但当着孩子的面,还是耐着性子给外卖员打电话沟通,最后还说了句“谢谢啊,辛苦了”。结果某一天,她家孩子因为做错题发脾气,居然自己深吸一口气,小声嘀咕:“算了,再想想吧。”
所以呢,孩子不只是听大人怎么说,她还会看打人怎么做。
小孩子天生就会模仿。小时候学说话,就是跟着大人一句句重复;大一点了,就开始学你怎么跟人说话、怎么处理问题。你天天吼“快去写作业”,不如安安静静坐在旁边干点正事。他看你认真,自己也会慢慢认真起来。
当然,“装”也得有度。要是嘴上说“少玩手机”,自己却躺床上刷到半夜,孩子一眼就看穿,这不是教育,是“双标”。
![]()
要是永远强撑笑脸,从不流露难过、生气得情绪,孩子反而会觉得:原来有情绪是不对的,我不能哭、不能烦。这也不健康。
更别为了当“模范爸妈”,逼孩子必须考前三、必须完美,结果压得他不敢失败,越来越没自信。
说到底,这种“装”,不是为了演一个完美的爸妈,而是在孩子还没学会怎么做的时候,先替他把那个“样子”摆出来。就像学骑车,一开始得有人扶着,等他找到平衡了,自然就能自己骑了。
一开始可能有点刻意,说话轻声细语、做事有条不紊,可能自己都觉得别扭。但坚持一阵子,这些“装”出来的好习惯,慢慢就变成真的了。家里氛围好了,孩子自然跟着变。
教育到最后,不是让孩子变成你的翻版,而是让他有能力做自己。而父母能做的,就是在那关键的几年里,稍微“装”一下,装得有耐心一点,装得稳重一点,装得对生活还有点热情。
等哪天孩子不用你提醒,也能主动说“我来收拾”“我再试试”“没关系,下次做好”,我们就知道,那些曾经的“装”,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因为真正的教育,从不需要表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