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路上捡回个 “小黑炭”,阿婆不顾反对硬要养
 ![]()
2000 年的上海清晨,天刚蒙蒙亮,60 多岁的朱水宝阿婆像往常一样拎着菜篮子出门。走到小区附近的草丛边时,一阵微弱的哭声让她停下了脚步 —— 拨开杂草一看,好家伙,一个浑身光溜溜的小宝宝正缩在里面,皮肤黑得发亮,身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痱子,哭得嗓子都快哑了。
 ![]()
阿婆心一下子揪紧了,赶紧把孩子抱起来。小家伙身上只有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写着出生日期,除此之外啥也没有。“多可怜的娃啊,爹妈怎么这么狠心!” 阿婆心疼得直抹眼泪,抱着孩子就往家走。
回到家,子女们一看这 “小黑炭”,当场就炸了:“妈,你这是干啥?哪来的黑人小孩?赶紧送出去!” 阿婆却把孩子护在怀里:“这是条人命啊,我不管他是什么肤色,既然让我遇上了,就不能不管!”
起初阿婆还傻乎乎地以为,孩子是皮肤太脏才这么黑,烧了好几锅热水给他洗澡,搓得小家伙嗷嗷叫,皮肤却越洗越亮。后来带到医院一查才知道,这孩子是黑人混血儿。可阿婆压根没犹豫,给孩子取名朱军龙,踏踏实实当亲孙子养。
 ![]()
为了给娃上户口、上学,阿婆跑断了腿没成想,收养这事儿远比想象中难
没有出生证明,收养手续卡了壳,军龙的户口更是成了老大难问题。眼看着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阿婆带着军龙跑了一家又一家学校,可人家一看到这混血娃,不是直接拒绝,就是找各种理由推脱。
“这孩子我养定了,必须让他读书!” 阿婆不服气,每天天不亮就去社区、街道办事处守着,后来又跑到民政局,一遍遍说明情况,软磨硬泡了好几个月。工作人员被阿婆的执着打动,最终特事特办,让军龙顺利进了校门。
阿婆常跟军龙说:“咱们做人要争气,别人怎么看不重要,自己得有出息。” 军龙记在心里,读书特别刻苦,作业本上总是满满的红勾,还被学校评为 “阳光少年”。渐渐地,同学们不再嘲笑他的肤色,老师也总夸他懂事孝顺,军龙终于在这座城市站稳了脚跟。
2014 年,经过整整 15 年的奔波,阿婆终于拿到了军龙的收养证,还有了上海户口。那一刻,阿婆抱着军龙哭了:“我的娃,终于名正言顺了!”
03 拆迁分 6 套房,阿婆给养子一套,亲生子女反目成仇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2016 年,朱家老宅赶上了拆迁,一下子分到了 6 套新房,还有 250 万的拆迁款。阿婆心里早就盘算好了:自己和老伴留一套,给军龙一套 50 平米的小房子,剩下的四套分给两个儿子。
 ![]()
可这个决定,让亲生子女彻底翻了脸。“妈,你疯了?给他一个外人分房?我们可是你的亲骨肉!” 大儿子气得拍桌子,女儿也在一旁帮腔,说阿婆胳膊肘往外拐。一家人吵得不可开交,好好的亲情变得支离破碎。
更让阿婆心寒的是,她把卖老屋的 250 万房款交给大儿子保管,没几天就被大儿子和女儿联手挪用去还了债。阿婆找上门要,他们要么躲着不见,要么就耍赖,气得阿婆病倒在床上。
 ![]()
就在阿婆最无助的时候,军龙默默收拾了自己的卧室,把床让给了阿婆和老伴,自己抱着铺盖卷睡到了阳台。“阿婆,你别生气,有我呢,我以后养你老。” 军龙一边给阿婆端水喂药,一边安慰她。
24 年后现状唏嘘:养子尽孝,亲生子女形同陌路
如今 24 年过去了,当年的 “小黑炭” 已经长成了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找了份稳定的工作。他没有搬去自己的房子,而是依旧陪着阿婆住在那间 50 平米的小屋里,每天下班回家就给阿婆买菜做饭,周末带着老人去公园散步。
阿婆的头发早就白透了,眼睛也花了,但每次看着军龙,脸上都笑开了花:“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事,就是把军龙抱回了家。” 而那些曾经争房争钱的亲生子女,不仅没把 250 万房款还回来,还很少来看望阿婆,关系一直僵着。
有人问阿婆后悔吗?阿婆摇摇头:“不后悔。血缘算什么?军龙虽然不是我亲生的,可他比亲娃还孝顺。做人啊,善良从来都不会错。”
 ![]()
是啊,24 年的时光,跨越了肤色和血缘的隔阂,朱阿婆用一份纯粹的爱,温暖了一个被遗弃的生命;而朱军龙用 24 年的陪伴,回报了这份沉甸甸的养育之恩。
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从来不是血缘,而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和不离不弃的陪伴。善良终会开花结果,那些你曾给予的温暖,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你身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