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特使再次赴美,结果却空手而归。特朗普唯一希望得到的,就是俄罗斯说出“立即停火”四个字。那么,为何说普京特使赴美白跑一趟?这对俄乌局势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近日,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结束了为期三天的赴美之行。据报道,德米特里耶夫的身份并不普通,他是普京在经济事务上的特别代表,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再加上毕业于斯坦福大学,长期任职于高盛,这也让他被外界称作俄罗斯最“亲美”的精英之一。
![]()
事实上,德米特里耶夫不仅在克里姆林宫内部有影响力,也与美国商界有广泛联系。2016年特朗普竞选期间,他还被指是俄美沟通的关键中间人。可以说,普京派他出面,本身就带着明显的信号:这不是一场例行访问,而是一次试探,是一次重启俄美关系的努力。
报道称,德米特里耶夫带去的“礼物”并不小:一个价值约80亿美元的跨国项目,即俄方提出在白令海峡修建一条连接俄罗斯远东与美国阿拉斯加的海底隧道。这一项目甚至被命名为“普京-特朗普隧道”。如果建成,它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地下铁路工程,也是象征俄美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按照俄方设想,这条隧道能成为两国开发北极资源、扩大经贸往来的新通道。
然而,特朗普政府显然并不买账。即便德米特里耶夫在访问中多次强调,这不仅是经济合作,更是象征性的“团结工程”,美方依旧无动于衷。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如今关心的,不是工程,也不是合作,而是俄乌冲突。准确地说,他现在只希望从普京那里听到四个字:“立即停火”。
![]()
简单来说,在普京眼里,经济合作和战略对话是一体的。他希望通过大型项目恢复俄美沟通,通过务实合作缓和双边关系,让两国在竞争之外找到共同利益点。但在特朗普看来,俄乌冲突才是当前的核心问题。如果普京不停止战争,那么一切谈判、合作、承诺都只是虚话。
更关键的是,就在德米特里耶夫滞留华盛顿期间,普京在莫斯科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完成“决定性试射”。按照俄方说法,这款导弹射程几乎无限,世界上没有任何防御系统能够拦截。不过,在华盛顿看来,俄方此举是在挑衅。
德米特里耶夫还亲口向美方介绍了“海燕”导弹试射的细节,强调必须把这些信息传递给美国最高层。可特朗普听到的,却是俄罗斯并没有停止战争的打算。特朗普甚至还表示,“普京现在发表这种言论并不合适,他应该去结束那场战争,而不是试射导弹。”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清楚:只要俄乌冲突继续,美俄关系就没有恢复的空间。
![]()
有分析认为,德米特里耶夫空手回国的背后,是俄美关系现实的再次冷却。普京派出一个亲美派的特使,带上重磅经济项目,对美释放善意,结果却被华盛顿冷处理。这并不是特朗普个人的情绪,而是美国政治现实的体现。毕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虽然尝试调整外交方向,但在俄乌问题上,他不能“对俄妥协”。美国内部的舆论和国会力量都在盯着他,任何对俄罗斯的让步,都会被解读为软弱。尤其是在他刚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之后,接待普京特使无疑会让人质疑他的立场。
再加上在这次访问前,美俄关系正经历一个微妙的阶段。特朗普政府取消了原定在匈牙利举行的美俄峰会,原因是“无法在停火问题上取得进展”。特朗普公开表示,除非能达成协议,否则不会再见普京。他的原话是:“我不会去浪费时间。我和普京一直保持良好关系,但结果令人失望。”这番话,既是对普京的警告,也是对国内的交代。
只不过,从德米特里耶夫空手而归的事实看,普京暂时不会说出这四个字。俄方认为,停火意味着在没有战略优势时冻结战线,而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不利的。相反,普京更倾向于通过军事和外交双线推进,在保持战场主动的同时,用经济合作争取外交空间。
![]()
从整个事件来看,这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外交失误,而是俄美关系当前状态的缩影。两国都清楚对方的重要性,但都不愿轻易让步。俄罗斯需要时间稳固战场,美国需要成果证明外交有效。未来局势会如何发展,没有人能够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想要的立即停火,普京暂时不会说。而在这种情况下,美俄之间的这场冷对抗还将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