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杨振宁离世的消息在各大网络平台疯狂报道,大众对这位物理学家的离世也深表惋惜与敬意,而随之一同暴露在大众视野的除了杨振宁还有他的妻子翁帆。
![]()
之所以大家对翁帆十分在意其中大部分原因,还是归结于他与杨振宁之间的感情,有人说两人之间亦师亦友可唯独不像夫妻,杨振宁的深情目光或许只交给了他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这个人就是他的原配夫人杜致礼,两人曾经是师生关系,后来在异国他乡相遇发展成为恋人,杜致礼陪着他走向了人生巅峰,看完两人相处的照片后你可会懂得杨振宁为何会对她的念念不忘呢?
![]()
杜致礼也被人称之为“杜小姐”,她是妥妥的“将门之女”,她的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作为家中长女杜致礼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母对她也是着重培养。
在过去能够前往国外留洋的学子并不多,其中大多家境都非常优渥,杜致礼也不例外,这张照片拍摄于1949年杜致礼在美国留洋时的个人照。
穿着红色呢子大衣看上去端庄优雅,烫着时兴的卷发让人一眼便难以忘怀,因为杜聿明在国民党的地位较高,杜致礼能够前往卫斯理学院攻读英国文学还是由宋美龄亲自办理的。
也正因如此哪怕后来杜聿明被抓捕后蒋介石克扣了杜家的生活资金间接导致了杜聿明儿子自杀却也并没有对杜致礼产生多大影响。
![]()
众所周知,杜致礼与杨振宁起初就是普通的师生关系,两人能够再续前缘也是因为留洋的经历,在异国他乡两人将心紧紧依偎在一起,杜致礼也陪着杨振宁走过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7年,这一年杨振宁刚刚35岁,而这一天对他来说堪称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因为他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人生事业的巅峰时期,陪伴在他身边的就是杜致礼,带着妻子出席庆功宴,两人都笑得非常开怀,杨振宁是高兴于自己的成功,杜致礼则是深知丈夫的不易。
在高兴中也带着一丝理解与认可,她当天穿着紫色旗袍搭配简单的珍珠首饰将“将门之女”的从容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用“仪态万千”来形容她都毫不过分。
![]()
在杨振宁的眼中杜致礼就像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永远都能绽放出最明艳多姿的模样,在两人相处时杨振宁对她总是轻言细语,眼里也藏着一股难以化开的温柔。
这样的目光他从未展现在其他人的面前,杜致礼还在世时杨振宁目光所及都是她,如论出席何种宴会、活动,他都会紧拉着夫人的手和她一起共享自己的荣耀。
![]()
因为对于杨振宁来说自己能够成功除了努力以外,更多的就是妻子的理解与尊重,在婚后杜致礼将家庭的责任全部担了起来,哪怕放弃了进军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要全身心支持杨振宁。
两人在婚后的次年就迎来了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长子的诞生让一家人都感到无比开怀,杨振宁更是将儿子视若珍宝。
不仅如此远在国内的杨父也在第一时间致电儿媳以表示重视,甚至还亲自给孙子取名为“杨光诺”,而这个名字不仅是包含了对长孙的期许更是涵盖了对儿子未来能够荣获诺贝尔奖的希望。
![]()
而这个孩子也不愧是杨振宁的“福娃”,在他出生以后不久杨振宁就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随着他与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表,他也成功斩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那天开始杨振宁的名字就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他都是赞誉有加,杨父得知儿子成功后也在第一时间致电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与祝贺。
杨振宁在成功的这条路上杜致礼的付出十分关键,为了能够让他专心致志做研究,家中大小事务从不让杨振宁操心,孩子每天的起居生活都是由杜致礼一人完成。
![]()
不过杨振宁也明白妻子的辛劳与付出,他从不会漠视妻子带给他的一切,更不会心安理得的享受杜致礼的付出,在闲暇时光他都会带着妻儿一起玩耍放松身心。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1年,杨振宁带着妻儿一起在湖边游玩,照片中杜致礼气质风韵绝佳与身后的绝妙风景相互辉映,杨振宁将儿子驮在肩上,脸上也露出了为人父后的喜悦与自豪之情。
![]()
这张照片虽说两人都穿着礼服但却不是二人结婚时所留下的合影,这张照片是杨振宁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参加庆功晚宴时所拍摄的。
此时他正牵着夫人的手两人共同起舞,杜致礼从小就接触名流宴会,这样的场合对她来说也可谓是得心应手,毫不露怯的模样也为杨振宁挣取了不少面子。
![]()
夫人漂亮又明艳,那天晚宴上大众的目光几乎都聚焦在了杜致礼的身上,她的优雅让外国人感受到了中国东方女性的绝佳魅力。
杨振宁在跳舞时目光也停留在夫人身上,在他身后的外宾也都不由自主的望向这个年纪轻轻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年轻人,眼里满是羡慕与赞赏。
![]()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0年8月26日,这一天是两人生命中重要且珍贵的一天,因为他们二人在普林斯顿神学院的教堂举行了婚礼。
杜致礼作为将门后人这样的身份让杨父也非常满意,不过尽管如此双方的父母却没能到场为两人庆贺,那时中美关系非常紧张,时局的限制也造就了婚礼上的这份“小遗憾”。
此时两人正切着婚礼蛋糕,望向镜头的瞬间被永远定格下来,婚礼上的携手两人也坚持了一辈子,直至杜致礼离世杨振宁都一直紧握着她的双手。
两人在普林斯顿再次相遇时杨振宁心中也有想要成家的打算,只是他并不知晓杜致礼早在学生时期就对他产生了别样的情愫。
![]()
在两人相处的时候杨振宁也曾“退缩”过,因为无法得知杜致礼的真实想法,担心自己的主动会冒犯到她,所以在感情的发展中杜致礼实际上是掌握着“主动权”的那一方。
不仅如此两人能够顺利交往也是因为杜致礼的大方与开朗,她打破传统“男追女”的观念,直接托朋友带话给杨振宁称如若是杨先生去看她,她会非常欢迎。
这样一句话让杨振宁明白了她的心意,两人之间的身份隔阂和杨振宁心中的顾虑瞬间消散,从那之后杨振宁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杜致礼的学校看望她。
一来二往两人的感情羁绊也越来越深最终走向了婚姻的殿堂,在婚礼那天杜致礼手捧鲜花穿着洁白的婚纱依偎进杨振宁的怀中,他则是轻轻搂住妻子,低声在她耳边说着相守一生的情话。
![]()
这张照片是杜致礼大婚时穿着婚纱拍摄的个人照,拿着手捧花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与知性的韵味,此时的她就宛如一位落入凡尘间的仙子。
虽说两人结婚时父母没能到场,但杨振宁却还是尽可能将婚礼筹备到最好,无论是婚纱还是场地都是两人精心挑选,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值得永远去纪念。
![]()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1年,或许常人都很难相信,1950年就娶妻,次年就生下了长子,却在21年后才首次见到了自己的岳父杜聿明。
也正因两人第一次见面,所以哪怕早已在公众场合露面多次的杨振宁心中还是惴惴不安,与岳父合影时还不知所措的扣着手指。
![]()
虽然两人此前从未见过,但是杜聿明对这个女婿却非常认可,以至于哪怕杜聿明还在关押期间得知杨振宁荣获了诺贝尔奖他也在第一时间就致去了自己的祝贺。
在书信中他对杨振宁的称呼是“亲爱的宁婿”,这不仅是对他女婿身份的认可也是为了彰显一家人之间的亲昵。
信中言语十分简单,除了祝贺外杜聿明还写了一句“这是中华民族的荣光”,而这句话不仅仅是岳父的赞赏更是中华人民对杨振宁的最高赞扬。
![]()
杨振宁在年轻时就喜欢和夫人一同游玩,闲暇时光也总是陪伴在妻子和孩子身边,这样的习惯直到两人都临近暮年也从未改变。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3年,此时两人已经结婚43年,孩子们也都事业有成,杨振宁因为妻子生病心中十分愧疚与担心,所以也时常带着妻子外出散心。
两人在西班牙托莱多游玩,共同去感受西班牙的风情文化,在自由的时光中留下专属于两人的珍贵回忆。
![]()
除此外两人还一起去云南丽江,站在山巅去感受大自然的磅礴,在云雾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也从最初的相互羁绊变成了精神与灵魂都能高度共振的绝佳伴侣。
在杜致礼生命的最后几年中还能够和爱人一同游山川看四海,这也让她的内心中对病痛少了几分担忧与害怕,杨振宁的陪伴就是杜致礼这一生最珍贵的礼物。
![]()
在晚年时期两人闲暇的时光除了外出以外就是居家生活,在生活中杨振宁更多也是陪伴在夫人身边,杜致礼则会像年轻时那样照顾着杨振宁的生活起居。
他想吃的东西杜致礼都会做给他吃,并且因为两人都有留洋的经历,所以在生活中两人的交流也很有意思,通常都是中英文无缝交替进行。
![]()
只可惜这份珍贵又浪漫的感情在2003年10月19日戛然而止,这一天杜致礼病逝于美国,终年76岁。
他们的爱情让我们看到了年轻时的暗生情愫与情投意合,也让我们看到了暮年时期的朝夕相伴与不离不弃,虽然没能永远相伴但曾经拥有就已经值得一个人永远怀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