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秋风渐起,秋雨飘落
当桂子香飘街巷
当菊花黄遍山野
时至农历九月初九
我们又迎来了重阳佳节
![]()
何为“重阳”?
![]()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
月、日皆逢九
两个最大的阳数重叠一起
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且“九”“久”谐音
人们将“九”视为“天长日久”的象征
“九九重阳”寓意吉祥
自古以来,民间便有
重阳秋游、赏菊、登高、祭祖等习俗
后来,重阳节又添加了
敬老、尊老的美意
民间更是把
除夕、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
并称中国四大传统
祭祖节日
先秦时
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
祭飨天帝、祭祖
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时
九月初九的皇家祭祀和宴饮活动
开始从宫中流布民间
而唐代时
九月初九
被正式定名为“重阳节”
由于“重阳节”处于秋季
是一年中重要的 收获季节
所以被赋予了
许多深远的寓意
而这一天也被称为
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
重阳节习俗
![]()
【登高】
“重阳节”
民间自古就有登高的习俗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古人认为重阳这天
阳气旺盛
适宜登高补阳
是强身健体赶走病痛的好时机
“登高”也有“高升”“高寿”之义
这一时节秋高气爽
邀上几位好友登高郊游 陶冶情趣
不失为人生快事
![]()
【赏菊】
如同提到“端午”
离不开屈原和粽子
“重阳节”则离不开陶渊明和菊花
重阳之日赏菊、饮菊花酒
据说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在中国古俗中
菊花象征长寿
在文人墨客笔下
菊花与梅、兰、竹并称“四君子”
菊花独傲秋霜
晚节犹香
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
象征着气节和高洁的品格
![]()
【插茱萸】
茱萸香气浓郁
既能驱虫去湿、驱散风邪
又可消积化食、缓解寒热
兼具药用与养生价值
这一天,人们或佩戴茱萸在身
或于登高时将其插在山间石上
亦会把茱萸当作礼物赠予亲友
以茱萸之 “灵”
祈愿辟邪纳吉、延年益寿
![]()
【吃重阳糕】
重阳糕
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是重阳节的标志性食物
它最初是为了庆祝
粮食丰收、品尝新粮而制
金黄的糕体里
藏着对丰收的喜悦
后来因 “高” 与 “糕” 谐音
暗含 “步步登高” 的吉祥寓意
“重阳登高吃糕” 便成了固定习俗
一口糕,既是尝秋味
也是讨彩头
![]()
重阳节,要关注老人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众所周知
尊老、敬老、爱老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如今
“重阳节”的敬老“身份”
更被大众熟知——
2013年7月1日实施的
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明确规定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
“老年节”
而今天我们就迎来了
第十三个“老年节”
![]()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尊老敬老,陪伴尽孝
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不只是这一天的主题和心愿
更是我们平时应自觉做到的事情
今天,别忘了向父母长辈
道一声问候
把思念寄托于话语
说说当下的情况
聊聊过去的事情
让他们高兴,也让他们放心
今日重阳
祝福天下老人
健康平安,喜乐相伴,阖家幸福
编辑 | 赵宁宁
主编 | 张 越
来源 | 新华社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科普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