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首届中小学生科学创新优秀作品展示活动圆满落幕,邓州市夏集镇关刘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刘洛旖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盲人可视系统》,凭借“用科技点亮视障群体生活”的温暖立意、充满想象力的视觉呈现以及细腻的童真表达,从全省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小学组一等奖,为校争光。
![]()
“吴老师,盲人看不见路,是不是连上学、买东西都会害怕?”一节语文课上,刘洛旖同学看着老师课件里的插图,向指导老师吴怡君提出了这个“天真的问题”。正是这句充满共情的提问,点燃了项目的火花。
![]()
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刘洛旖开始关注视障群体:他们如何避开障碍物?如何独立购物?现有的导盲工具(如盲杖、导盲犬)有哪些局限?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社区视障人士,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浮现——“‘看见’是否只能是眼睛的功能?如果用科技把视觉信息转化成其他感知,能不能帮他们‘看见’世界?”
![]()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指导与修改,《盲人可视系统》终于成型,这幅画以“科技赋能生命体验”为核心理念,以让“看见”不再是视觉的专属,而是科技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为作品内核。
作为指导老师,吴怡君全程见证了项目的成长:“刘洛旖最初只是个爱观察生活的孩子,但她的提问里藏着对生命的共情。我的角色,就是帮她把‘天马行空’落地成‘脚踏实地’。”
从选题聚焦(从“帮助盲人”细化到“解决视障者独立出行难题”)、科技调研(带学生参观科技馆、体验盲人视角),到绘画制作(草图、定稿、绘画),吴老师始终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创新突破”。
“让‘看见’不再是视觉的专属,而是科技赋予每个人的权利”——这句话正是《盲人可视系统》的内核。该作品不仅展现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深切关怀。它用简单绘画勾勒出“科技向善”最生动的注脚。
对于刘洛旖而言,这次获奖是一次成长的洗礼。而吴怡君老师则表示:“教育的目的,就是点燃学生对世界的好奇,让他们学会用所学去温暖他人。未来,我会继续带着孩子们做‘有温度的教育’。”
下一步,夏集镇关刘中心小学将持续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学子以科学思维探索世界,用创新成果回馈社会,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科技人才贡献力量。(刘菁睿 范成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