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元兑美元外汇信号:美联储决议前夕看涨
![]()
周二(10月28日)欧盘时段,澳元兑美元日内以震荡为主。近期贸易紧张局势缓解,且交易员正等待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关键事件,澳元兑美元货币对跳空高开,攀升至10月1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该货币对从本月0.6440的低点上涨,最高触及0.6563。
过去几日,澳元兑美元汇率呈强劲上升趋势,这源于交易员对中美贸易进展的乐观预期。
澳元兑美元汇率的下一个关键推动因素,将是周三即将公布的美联储利率决议。投资者预计,本次会议美联储将降息0.25%,并结束量化紧缩政策。
两项关键数据推高了美联储降息的概率。周五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9月通胀增速低于预期;此外,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的报告显示,9月美国私营部门减少了超3.6万个工作岗位。
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数据将于周四公布——统计局将发布第三季度最新通胀报告。该报告将为澳洲联储下周的会议提供决策参考。
日线图显示,澳元兑美元汇率在10月14日触及0.6440的低点后反弹。这一低点是重要支撑位,且与今年4月以来连接各次最低波动点的上升趋势线重合。
该货币对已突破50日指数移动平均线(50-dayEMA),这表明多头已掌控市场主导权。此外,相对强弱指数(RSI)已突破关键点位,且呈向上走势。
因此,澳元兑美元最可能的走势预测是延续涨势,多头目标指向下一关键阻力位0.6650。
2
澳股周二回顾:矿产与科技及医疗股暴跌 澳洲股市周二下挫0.48%
![]()
一些特定股票遭不利消息打击和矿产股受沽压而影响普遍的市场情绪后,澳洲股市周二下挫。
基准的标普/澳证200指数(S&P/ASX200)收盘时下跌43.1 ,跌幅0.48%,降至9,012.5 ,而更广泛的澳股综合指数下跌56.1 ,约为0.6%,降至9,295.8 。
重量级银行股反弹无法带来大盘摆脱低迷,因为医疗保健板块的龙头CSL生物医药公司和科技板块巨头WiseTech软件公司股价暴跌拖累整个板块并影响大盘走势,它们分别狂泻15% 以上。
CSL 股价暴跌是在它下调盈利指引之后发生的,而WiseTech则在澳洲联邦警察和澳洲证监会(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 Commission)搜查它的办创人和董事执行主席怀特(Richard White),调查涉嫌股票内幕交易指控而引发的。
矿产板块也受到重创,投资者抛售近期暴涨的黄金股和关键矿股,从中获利回吐,即将达成的中美贸易协议打压了避险资产的胃口,并使最近的稀土股由跃升转崩溃成为现实。
平台富途(Moomoo )的市场策略师麦卡锡(Michael McCarthy)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全面压力确实给矿产金属股带来了压力,而金价(下跌)显然是压力是其中的一部分。」
现货黄金交易价格挫至每安士3,967美元(6,050澳元),较一周多前的历史高位下跌约9.5%。
与其他矿产股相比,必和必拓(BHP)、Fortescue 和力拓(Rio Tinto)损失较小,但也分别下跌约0.5%。
麦卡锡说:「这是市场上泡沫的部分,走势如此之艰难,金矿股、稀土股和一些特定的矿产股,今天真正遭受大抛售。」
「我怀疑矿产股在本周剩余时间内将面临压力,尤其是金矿股,它看起来像一个破裂的泡沫。」
能源股也承压,板块指数重挫1.7%,因为全球供应过剩的迹象超过了对美国对俄罗斯原油制裁的任何担忧,油价小幅走低。伍德塞(Woodside )和桑托斯(Santos)均下跌至少1.7%,而煤矿股和铀矿股亦表现低迷。
四大银行的反弹帮助把金融板块指数推升1.3%,其中澳洲最大上市公司联邦银行(CBA)飙升升至每股175美元以上的11 周高点。
达美乐披萨(Domino’s Pizza)股价飙升7.2%,然后因传出私募股权基金贝恩资本(Bain Capital)要收购它的消息而暂停交易。
澳洲上市公司
3
锂矿巨头Pilbara Minerals季度营收大幅增长 股价飙升
![]()
受益于锂价阶段性反弹,锂矿巨头Pilbara Minerals Ltd (ASX股票代码:PLS)截止9月的季度销售额大幅增长。
最新季报显示,2026财年一季度Pilbara Minerals锂辉石精矿销量为21.4万吨,较前一季度降1%,然而实际售价每吨742美元,环比上升24%;当季PLS总营收达2.51亿澳元,增幅30%。
上周五PLS应声飙涨9.12%。
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和成本削减,PLS单位运营成本(FOB)下降13%,至353美元/吨(540澳元/吨)。
PLS最新价3.23澳元,已发行股本32.2亿股,市值104亿澳元。
截止上季度末公司账面现金结余8.52亿澳元。
最新季报显示,2026财年一季度Pilbara Minerals锂辉石精矿销量为21.4万吨,较前一季度降1%,然而实际售价每吨742美元,环比上升24%;当季PLS总营收达2.51亿澳元,增幅30%。
上周五PLS应声飙涨9.12%。
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和成本削减,PLS单位运营成本(FOB)下降13%,至353美元/吨(540澳元/吨)。
PLS最新价3.23澳元,已发行股本32.2亿股,市值104亿澳元。
截止上季度末公司账面现金结余8.52亿澳元。
4
亿万富翁埃德・克雷文Ed Craven斥资 3000 万澳元推进 AI 工厂计划
![]()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Maincode 将投资 3000 万澳元,在墨尔本建设一座所谓的 “AI 工厂”。该公司由在线博彩巨头Stake.com的亿万富翁创始人埃德・克雷文(Ed Craven)出资支持。
这座新工厂将落户于澳大利亚电信(Telstra)旗下的数据中心,其一大亮点是弃用全球市值最高公司英伟达(Nvidia)的芯片。Maincode 首席执行官戴夫・莱弗斯(Dave Lemphers)表示,超微半导体(AMD)的芯片及平台已被证实,完全适配该公司名为 “玛蒂尔达”(Matilda)的澳大利亚本土大语言模型(LLM)。
10 月初,该公司在悉尼西南偏南(SXSW)大会上首次公开演示了玛蒂尔达模型的能力,展示了一款为澳大利亚橄榄球联盟(AFL)打造的 AI 平台。球迷可通过该平台查询关于 AFL 及女子 AFL(AFLW)的相关问题,并获得详细回答,包括球队和球员的数据可视化内容。
莱弗斯表示,初代模型获得的积极反馈,以及众多客户(希望借助澳大利亚本土模型和基础设施搭建自有 AI 平台)的咨询,让这位财力雄厚的投资方有信心批准这笔 3000 万澳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很明显,非聊天机器人类型的大语言模型存在巨大机遇,这类模型可专为企业定制。” 莱弗斯说。
“我们接触的很多客户都曾尝试将聊天机器人类型的大语言模型改造为业务流程模型,但都失败了 —— 因为通用大语言模型的设计初衷并非如此,而玛蒂尔达正是为此类需求打造的。”
尽管玛蒂尔达最初被定位为 “澳大利亚版 ChatGPT” 或 “澳大利亚版 Anthropic Claude”,但莱弗斯表示,Maincode 的商业模式更接近美国大型初创公司 Cohere,以及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创办的 Thinking Machines Lab。
这些公司同样属于 AI 研究实验室,但它们专注于设计特定用途的模型,而非通用多用途平台。莱弗斯称,这种商业模式可持续性更强,且能避免 “疯狂的基础设施投入”—— 正是这种投入让部分行业观察人士质疑,大型 AI 企业能否实现财务可持续。
“我们希望打造的 AI,能以企业实际运营的方式进行思考和推理。MC-2(新工厂代号)是下一阶段的升级,在这里,我们能更快、更智能、更大规模地构建这类模型。”——Maincode 首席执行官戴夫・莱弗斯
“AI 工厂” 的概念在澳大利亚投资者中已逐渐被熟知。这类工厂本质是配备昂贵 AI 基础设施(通常由英伟达提供)的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和运行资源密集型 AI 平台。
10 月初,奥利弗・柯蒂斯(Oliver Curtis)创办的初创公司 Firmus 宣布,已与英伟达及澳大利亚本土数据中心企业 CDC Data Centres 签署协议,计划在澳大利亚全国建设 AI 工厂。协议初始金额为 45 亿澳元,潜在总金额达 733 亿澳元。
Maincode 的新 AI 工厂内部代号为 “MC-2”,计划于 2026 年 1 月启用。该公司表示,工厂将配备由 AMD 先进图形处理器(GPU)及其他平台驱动的下一代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
具体将整合 AMD 的 Instinct MI355 加速卡、EPYC 9575F 服务器中央处理器(CPU),以及开源的 Radeon Open Compute(ROCm)软件平台 —— 开发者可通过该平台构建和运行 AI 应用。
“初代工厂 MC-1 是为生产玛蒂尔达量身定制的,但功能单一,” 莱弗斯说,“而 MC-2 需要具备可复用的自动化工厂能力,让多个客户能在工厂内构建、运行并托管自己的模型。”
他透露,自模型发布以来,Maincode 已收到大量客户咨询,包括一家大型国际航空公司,以及多个希望其协助构建国家级大语言模型的国家。莱弗斯表示,借助这笔新投资,公司将具备设计、构建和运营更多客户定制化 AI 系统的能力。
“我们建设第一座工厂是出于需求,” 莱弗斯说,“我们希望打造的 AI,能以企业实际运营的方式进行思考和推理。MC-2 是下一阶段的升级,在这里,我们能更快、更智能、更大规模地构建这类模型。”
5
政府注资后,Hypersonix 估值跃升至 1.41 亿澳元
![]()
阿尔巴尼斯政府(Albanese government)及昆士兰州政府投资部门,已收购一家为美国军方研发超高速飞行器的初创公司股权。此次融资后,该公司估值达 1.41 亿澳元。
Hypersonix 发射系统公司(Hypersonix Launch Systems)由澳大利亚前驻美大使阿瑟・西诺迪诺斯(Arthur Sinodinos)担任董事长,已研发出一类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发动机,适用于高速国防及航空航天任务。
与传统煤油驱动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不同,Hypersonix 的 “斯巴达”(Spartan)超燃冲压发动机以绿色氢为燃料。该公司表示,绿色氢燃烧清洁,能实现更快、更长距离的飞行。
在此次 4600 万澳元的融资中,国家重建基金公司(National Reconstruction Fund Corporation, NRFC)向这家总部位于布里斯班的公司投资 1000 万澳元,昆士兰州投资公司(Queensland Investment Corporation)也参与了注资。
Hypersonix 于 2019 年由迈克尔・斯玛特(Michael Smart)联合创立。斯玛特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科学家,也曾担任昆士兰大学高超音速推进技术领域主席。截至目前,该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及小型家族办公室投资。
此次注资将用于测试和制造该初创公司的下一代高超音速飞行器,这也是阿尔巴尼斯政府 2023 年设立 150 亿澳元国家重建基金以来,该基金首次投资国防领域。
国家重建基金公司首席执行官戴维・高尔(David Gall)表示,国防是该基金的重点投资领域之一,而这家初创公司的高超音速技术可应用于国防、卫星发射及商业航空领域。
“我们认为,支持澳大利亚企业及创新项目潜力巨大 —— 这些项目既能增强我们的主权能力,又能切入全球高超音速及反高超音速能力市场,服务于我们的友邦及盟友。” 高尔说。
西诺迪诺斯曾担任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部部长,后出任 Hypersonix 董事长。他表示,此次投资是对 Hypersonix 的有力信任投票,也证明澳大利亚有能力在下一代航空航天领域引领全球。
“这也表明,我们正逐步增强关键领域的主权能力。” 西诺迪诺斯说。
此次融资由高托尔资本(High Tor Capital)牵头。该机构专注于国家安全领域投资,由前英国陆军人员创立。欧洲国防企业萨博集团(Saab)及波兰家族办公室 RKKVC 也参与了此次融资。
Hypersonix 未公开公司估值,但一位接近交易、未获公开表态授权的消息人士透露,融资后该公司估值达 9250 万美元(约合 1.41 亿澳元)。
据《街头闲谈》(Street Talk)率先报道,此次融资完成后,Hypersonix 即将开展其 DART AE 飞行器的关键试飞。该飞行器长 3.5 米,飞行速度可达 5 至 7 马赫(超 5 倍音速)。明年 1 月,作为美国政府国防创新部门(Defence Innovation Unit)项目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在 NASA 测试场测试这项技术。
该初创公司还将利用这笔资金研发新型飞行器,包括一款长 8 米、飞行速度达 5 至 10 马赫的可重复使用无人驾驶飞行器,可在标准跑道降落。这款飞行器用途广泛,包括远程军事侦察及货运飞行等。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28
10-2025
27
10-2025
26
10-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