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南京照相馆》以真实的历史照片,沉重而清晰地再现了 1937 年南京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目睹同胞遭受的苦难,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感到深切的悲痛与愤慨。自古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如此血海深仇,怎能叫人不恨?忘记,就意味着对先辈的背叛,对民族责任的放弃。这部电影通过珍贵的照片档案,让历史说话,每一个画面都值得我们深思。
![]()
一、从历史证据看,必须清楚日本的罪恶不容抵赖。《南京照相馆》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依托真实的历史照片档案。这些照片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反人类罪行。这不是孤立的暴行。有据可查的日军千人以上大屠杀就达 173 次,南京大屠杀是其中规模最大、手段最残忍的一次。任何试图否认、歪曲这段历史的言行,在这些铁证面前都显得极其荒谬和无力。日本的战争罪责,历史早有定论,不容抵赖。电影上映后,也出现了一些声音,比如 “不要煽动仇恨”“要热爱和平”“画面太血腥” 等。对此我们需要警惕:其中确实可能混杂着试图淡化日本罪责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调。这更凸显了铭记历史证据的重要性。这些真实的历史资料是民族记忆的生动载体,我们不仅要观看这部电影,更要深刻认识到,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是民族记忆的基石,必须用心守护、代代相传,用扎实的史料回击任何歪曲历史的企图,坚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立场。
![]()
二、从历史角度看,必须领悟中日是 “一衣带血” 的 “世仇”。影片中那句 “我们不是朋友” 的台词,发人深省。当下和平环境,有很多人都以为 “中日友好” 是主旋律,有不少人向往日本,宣扬日本人素质高、日本工匠精神等等,比比皆是。极少有人想过将来某个时候日本会不会再对我们大屠杀?如果深入了解过历史,一定会坚信,如果日本将来有机会,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我们亡国灭种!日本在占领南京之前,就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屠城计划,因为当时南京是首都,屠城的目的就是要以此彻底打碎中国军民反抗意志。南京大屠杀绝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千年侵华野心的血腥爆发。日本第一次企图侵略中国是公元 663 年唐朝白江口之战,到明朝丰臣秀吉两度妄图 “饮马北京”,再到近代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直至全面侵华…… 日本有记载的对华大规模侵略行动竟达 18 次之多。一千多年来,中日每一次的战场都在我们的土地上。日本虽然每一次都失败,但从没有根除其扩张魔性,反而为下一次更疯狂的侵略积蓄病态能量。日本国歌《君之代》28 个字中 “要将天皇御统八千代,直到小石变巨岩”,将侵略中国的野心传递给子孙后代,还有从中国各地名胜取得的 238 块砖块镇压在 “八纮一宇塔” 之下,还作为日本国家精神像征,其邪恶、变态的精神传承令人发指。其民族性中深植的对强者的畸形屈从与对弱者的极端暴虐,时刻都是要对中国亡国灭种的野心。虽然今天我们强大了一些,但不能因为表面的交流与短暂和平,模糊我们对历史的清醒认知,放松对日本的警惕。作为中国人,始终要清楚,只要对日本罪行没有进行过彻底清算,日本永远就是一条毒蛇,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致命威胁。
三、从现实角度看,必须时刻准备碾碎日本野心。《南京照相馆》的震撼,更是对当下与未来的尖锐警醒。日本亡我之心从未止息,篡改教科书、粉饰侵略史、公然参拜靖国神社,系统性歪曲历史、亵渎公义,持续为军国主义招魂。就是现在,我们在纪念历史,日本也在纪念,他们纪念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他们说自己死了十几万,自己才是二战受害者,至于南京大屠杀他们说 “根本就不存在”。在我们最核心的台海问题上,日本不但高调表示要插手,而且与美国频频军演,已经武装到牙齿,妄图配合外部势力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就在上个月,日本《共同社》报道披露,在去年美日针对台海冲突的最高级别兵棋推演中,日本自卫队竟三次请求美军动用核武器打击中国。就在前几天,8 月 5 日,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在接受日媒采访时,竟然恬不知耻地声称钓鱼岛 “是” 日本的,并且要对中国 “战略性卧薪尝胆”,以钓鱼岛问题为抓手,等待 “中国衰弱” 时机,最终实现 “一决胜负”,要徐徐图之,做好准备对华开战。
我们必须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非坦途,对敌人的任何幻想都等同自杀!我们铭记那段苦难的历史,牢记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或博取同情,而是为了汲取沉痛教训。必须做好斗争准备!面对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挑战,要有坚决应对的决心和能力。必须自强不息!最根本的是要热爱祖国,团结一心,用实实在在的努力让祖国更加强大。只有国家强盛,才能有效抵御外侮,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告慰死难的同胞。
历史以血书写,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吾辈当自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