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乡村振兴的“未来力量”,是民族复兴的“希望火种”。近年来,宿城区蔡集镇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聚焦13个村居未成年人成长需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育人主阵地、服务暖心港”,通过“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推”,累计开展防溺水教育、非遗传承、书香阅读、关爱帮扶等活动160场,覆盖未成年人超3000人次,用“精准化服务、常态化行动”为少年儿童织密成长保护网,让文明实践的“阳光”洒满童心成长路。
![]()
“以前孩子放假没处去,现在实践站有书读、有活动参加,我们家长也放心。”提及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变化,蔡集镇施圩村村民李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这一变化的背后,是蔡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阵地建到孩子身边”的精准部署。
蔡集镇统筹13个村居实践站资源,按照“统一标准、特色延伸”原则推进阵地升级。一方面,高标准建设现有实践站,配齐“农家书屋”“手工活动区”等功能空间;另一方面,推行“党员网格包保”机制,13个村居党支部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第一责任人”,党员志愿者分片负责阵地管理、活动组织,建立“每日开放、每周清洁、每月检修”制度,确保阵地“随时能用、安全好用”。
如今,在蔡集镇任何一个村居实践站,都能看到鲜明的“儿童友好”标识,集南社区实践站的“剪纸艺术墙”贴满孩子的作品,牛角社区实践站的“法治绘本架”分类摆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漫画版,王庄村实践站的“心愿墙”上贴满孩子的“微愿望”,一张张便签承载着孩子们的“微愿望”,生动勾勒出阵地的育人温度。
“孩子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蔡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党员入户走访、收集家长反馈,梳理出未成年人“安全防护、文化浸润、关爱帮扶、节日节庆”四大类需求,推动13个村居实践站“按需定课、精准送服务”,让160场活动“场场有实效、次次有温度”。
![]()
针对暑期、节假日等安全关键时期,蔡集镇在13个村居实践站开展安全类活动32场。刘庄村、徐洼村实践站联合镇派出所开展“防溺水实景教学”,通过现场演示、互动问答筑牢安全防线;牛角社区实践站依托“司法教育基地”普及法律知识,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紧扣传统节日、红色教育等主题,各实践站开展文化类活动48场,让孩子在体验中传承文化、坚定信仰。端午期间,徐洼村“艾香童梦包粽子”、杨集村“绘梦童趣做香囊”活动,让孩子在粽叶飘香中感受民俗魅力;国庆期间,13个村居同步开展“童心绘国旗”“红歌润童心”活动,党员带领孩子拼“中国地图”、唱《我和我的祖国》,120余名孩子用画笔描绘“我心中的祖国”,红色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扎根。
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关爱类活动45场。王庄村实践站组建“党员助学小分队”,6名党员志愿者为辖区6名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课业辅导;牛角社区实践站举办“金秋助学金”发放仪式,为8名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1.6万元,用暖心举措为特殊儿童撑起“保护伞”。
如今,“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已成为蔡集镇13个村居实践站的常态,3月“学雷锋”、6月“庆六一”、7月“防溺水”、9月“谢师恩”……季节性主题与日常服务结合,让文明实践的“童心守护”从未间断。(崔昊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