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首《采桑子•重阳》是毛主席1929年重阳所写。“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词中将几许惆怅寄予战地黄花,更将秋风寥廓高唱胜似春光,胸怀豪情顿现。
重阳,为夏历九月初九,其文化内涵极为厚重。
重阳佳节,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德宗李适(kuò)时,就已经是国家节日了。
1989年,国务院正式确定九月初九为“中国老人节”;2012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又以法律形式确立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
我们通常认为,重阳的说法,肇始于《周易》。
《易传•系辞传》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lè)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据此以“蓍(shī)草”为筹策,四营三易生初爻——九为“老阳”,记为“⚌”;八为“少阴”,记为“⚍”;七为“少阳”,记为“⚎”;六为“老阴”,记为“⚏”。
![]()
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
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重阳”作为一个词语最早出现于屈原《远游》诗中,“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据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解释,此处“重阳”指天空,即指九重天之阳气。
![]()
据北京社科院舒智吉研究员介绍,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季秋祭天。《吕氏春秋•季秋纪》载,“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唐初成书的《艺文类聚》中记载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飧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
《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
这样来看,汉魏时代,九月初九,已经同长寿和秋菊相关;而且,文中还写道屈平即屈原“悲冉冉之将老”。
![]()
南朝吴均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中,有文曰:“有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亟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而在《汉书•王莽传》中,则出现了“予受命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与“惟阳九之阸,与害气会,究于去年”。
于是,也有观点认为,九月初九,重阳之日,也有消灾免厄之意,而茱萸确实也有辟邪之用。
![]()
陶渊明在《九日闲居》序中写下,“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我们最熟悉的语文课本中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这两首诗中,九月九日,已经完全是佳节的概念了。
![]()
据《唐会要》记载,贞元四年(即公元788年)九月二日敕,“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前件三节日,宜任文武百僚,择地追赏为乐。”
至此,重阳节正式成为国家节日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登高、菊花和长寿的重阳节三大意象也一直延续至今,茱萸却从宋代就逐渐从重阳节的传统中消逝了。
![]()
九月初九属太阴历历法,基本在公历10月从寒露前至霜降后的一段时间内,同四季、节令并不固定匹配,总体属于深秋。正是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唯美景象向“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的空旷意象转变,西风渐起,落叶凋零,芳华渐逝,时光不再,老年人更容易在这个时候“悲秋”。
特别是一些退休老人,突然由忙碌转为空闲,更是容易悲秋。
对这种情况,《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早有描述,“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
![]()
东方的养生哲学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精神和心理的健康,提出养身先养心,养心最养生。
重阳养生,正是“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关键正是“使志安宁”,让情志逐渐内敛,保持精神上的安宁。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提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是指“心主神明”。
这里的“心”是指中医的藏象之心,而不是解剖学的心脏;“神”,与“精”“气”并列,有时称神气,有时也称精神,均与“形”相对。
![]()
同样,现代医学也认为,当人长期处于压力、抑郁或焦虑状态时,身体会持续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导致压力激素水平异常,同时导致身体处于一种“慢性低度炎症(Chronic Low-grade Inflammation)”状态。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显著抑制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等的功能和数量。
对于抑郁或焦虑这种状态,明代医学大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提到,“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
重阳在深秋,饮食上仍然是少辛多酸,多吃一些白色食物,注意健脾润肺,培土生金。
霜降过后,天气也更为寒冷,不应再追求“秋冻”,而是要适当添衣,尤其是早晚注意身体的保暖。
对于老年人来说,霜降过后,更要注意肩、腰、膝等关节部位的保暖,防止因受寒而导致关节疼痛。
而重阳登高之时,老年人也要注意运动适当,一方面要阖家欢乐以愉精神、登高一览以抒胸意,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止运动过量,引起腰部和膝关节的疼痛。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