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活力中国调研行|废弃盐穴变身 “空气充电宝”,可满足6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0
分享至


废弃盐穴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进行再利用?过剩的电能如何储存随取随用?在江苏淮安,一个全球首创的淮安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给出了答案,将废弃地下盐穴转变为绿色储能枢纽,项目如期投产以后,一年发电量达7.9 亿千瓦时,可满足6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10月27日,“活力中国调研行” 江苏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淮安市淮安区的江苏国信苏盐储能发电有限公司,这个集多项全国之最于一身的“空气充电宝”,正以创新技术破解能源存储难题,为江苏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淮安盐矿储量巨大,存在大量采盐后留下的盐穴,这些采盐结束后的废弃盐穴会在地下形成巨大空腔。以往,为防止盐穴塌陷,通常会向内部注水填充。如今,在蒋南矿区地下深处,藏着一个“看不见的能源管家”。江苏国信苏盐储能发电有限公司将高压空气注入盐穴,既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地下安全,又盘活了闲置资源,使其成为储存电能的 “地下仓库”。

项目最引人瞩目的是全球首创的 “熔融盐 + 带压热媒水储热” 非补燃技术路线,构建起 180℃-360℃宽温储热系统,一举创下三项“全国之最”。储能规模居首,总储能容量达2400MWh,为全国之最,转换效率达71%,在全球也是最高。将空气经过8小时压缩后,可发电4小时。项目如期投产以后,一年发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能满足6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储气参数领先,空气压力最高达18Mpa,储热温度达360℃;转化效率更是突破71.5%,刷新国内行业纪录。


“这一技术彻底解决了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热量浪费、碳排放高的痛点。” 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梯级储热设计实现热能高效回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2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60万吨,真正实现零碳运行。作为全国产化 “首台套” 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其核心设备均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制造,彰显了我国储能装备的硬核实力。

据悉,江苏国信苏盐储能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专注盐穴压气储能发电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双碳目标为导向,深耕储能全链条关键技术创新。项目依托蒋南矿区98万立方米的地下盐穴资源,打造国内领先的储能示范工程,也是江苏省首个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1号机组已于2025年7月1日成功并网发电,预计11月底可达标投产。2号机组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行。

从地下闲置盐穴到绿色储能枢纽,江苏国信苏盐储能项目书写着能源转型的创新答卷。随着 “双碳” 进程加速,这个兼具技术引领性与产业带动性的示范工程,正成为江苏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这个深藏地下的“超级充电宝”,不仅解决了电力“高峰短缺、低谷过剩”的难题,更探索出一条废弃资源绿色转型的新路径,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江苏方案”。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刘赟 李子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现代快报 incentive-icons
现代快报
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为办报宗旨、以“新新闻新文化”为特色定位的新型主流媒体。
104721文章数 1406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