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热播的
国内首部“未检”题材剧
《九部的检察官》吗?
它首次将未检以及未检检察官们
带进大众视野,意义非凡。
都说戏剧来源于生活
你是否也好奇
真实生活中的未检检察官
是怎样的呢?
⬇️
在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的
未检办案工作室里,
悬挂着一幅名为《启航》的油画:
小船扬起白帆,
沐浴着朝阳驶向无垠大海。
这幅画的作者,
曾是一名迷途知返的少年;
而画的收藏者,
正是陪伴他重获新生的
未检检察官吴翎翎。
![]()
吴翎翎,2022~2024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她扎根未成年人检察岗位,办理多个“全国首例”未保案,推动建立全国首个限制涉性侵违法犯罪人员从业制度并被《未保法》采纳。她长期投身于法治宣传,作为最高检、教育部组织的“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开展全国巡讲。
《启航》不仅是少年重获新生的见证,也是吴翎翎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结缘的起点。她是法庭上维护正义的检察官,也是校园里播撒法治种子的宣讲员;她用法律为盾、以温情为伞,守护着无数孩子的成长之路;她的每一步都与孩子的未来紧密相连;她是孩子口中“穿透乌云的阳光”。
![]()
一桩抢劫案的转折:
读懂“案子背后是人生”
“小时候总觉得,法律是惩治坏人的利剑。”吴翎翎的父母都是警察,《警探》《民主与法治》是她的童年读物,“像父母那样护佑公平正义”是她从小的心愿。200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毕业的她,以优异成绩考入闵行区检察院。那一刻,她觉得梦想照进了现实。
然而半年后,院里一纸调令将她从公诉科调到了未检科。不同于公诉人在法庭上的唇枪舌剑、惩奸除恶,未检工作显得有些“琐碎”——除了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还要开展社会调查、心理疏导、帮教矫治、法治宣传……这让吴翎翎一度颇感失落,觉得有些偏离了自己“用法律利剑惩治犯罪”的初心。那时的她,一心想回公诉科。
转变发生在2007年。三名高一男生因为没钱买回家的车票,对一名单身女子实施抢劫,钱没抢到却被当场抓获。做笔录时,一个叫小瑞的男生态度嚣张:“钱都没抢到,算什么犯罪?”
少年的挑衅让吴翎翎火冒三丈,她当即决定以抢劫罪提起公诉。可就在梳理证据时,一张“拾金不昧”奖状让她停住了笔——他曾经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何现在满口谎言、打架逃学?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带着这个疑问,吴翎翎开始了调查走访。原来,小瑞喜欢画画,却遭到家人反对,父母甚至撕毁他的画本。亲子间的隔阂让处于青春期的小瑞开始用叛逆“报复”父母,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再次见到小瑞时,吴翎翎没有提案情,她只问:“听说你喜欢画画?我也喜欢,你最爱画什么?”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小瑞的话匣子。从绘画到理想,从理想到责任,那天,他们聊了很多。最终,小瑞主动认罪悔罪,向被害人道歉,获得谅解。
两年后,小瑞送来了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和一幅自己创作的油画《启航》。他对吴翎翎说,“您就是穿透乌云的阳光。”
她终于懂了那句话——办的不只是案子,更是别人的人生。从此,她彻底放下纠结,把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当成“必答题”,用耐心与专业打磨每一起案件,用法律和爱心为迷途的少年指引归途。
![]()
一次承诺的坚守:
推动制度“从个案到全国”
“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不仅要惩治犯罪,更要阻断犯罪链条。”这是吴翎翎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看来,办好一起案件,不如推动一项制度,从源头为孩子筑起“安全墙”。
2016年,一起猥亵案让她下定决心推动制度变革。一名15岁女孩被自己崇拜的“优秀教师”猥亵,面对女孩“他还会当老师吗”的颤抖询问,吴翎翎郑重承诺:“不会!”可被告人的一句威胁——“等我出来,还是优秀教师!”让她意识到:若不限制这类人员从业,悲剧还会重演。
为了守住承诺,吴翎翎梳理了千余起性侵案件,一组数据让她震惊:34%的再犯者会利用原职业身份作案!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她大胆提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从业禁止”条款,要求法院在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的同时,禁止其从事教育行业。最终,法院采纳了她的建议,该案成为全国未检领域“从业禁止”首例案件,获评全国“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件”。
![]()
“个案的胜利不够,要让所有孩子都受益。”在她的推动下,闵行区检察院与相关部门联手,建立全国首个“涉性侵违法犯罪人员限制从业机制”,创建“黑名单信息库”,实现“入职查询一键通”——凡是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行业,招聘时必须查“黑名单”,有相关记录者一律不得录用。
2021年,这项制度被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采纳,上升为国家法律。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3000余万人次从业查询,8000多名“大灰狼”被拦在校园外。这道“防火墙”,护住了无数孩子的安全。
![]()
一场行业的整治:
为孩子扫清“隐形陷阱”
2021年,一起冒充心理咨询师猥亵幼女案,让吴翎翎的目光投向涉未成年心理咨询行业。该案中,号称“社科院特聘心理顾问”的嫌疑人,实际只是接受过几个月培训的厨师!他利用家长对“心理辅导”的信任,以每小时1200元的天价收费,猥亵幼女。
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翎翎既愤怒又心疼。她第一时间介入案件,引导侦查取证,打出一套漂亮的“检察组合拳”:通过立案监督严惩犯罪,通过公益诉讼对虚假宣传开出20万元罚单,通过支持起诉为受害家庭追回百万赔偿,通过检察建议推动清理行业“挂靠”乱象。
在她的推动下,国家卫健委于2024年成立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发布《社会心理服务标准体系框架》,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也公布了全国首个《心理咨询机构服务规范》。2025年,该案获评全国典型案例,为行业整治提供了“上海样本”。
![]()
一片法治的阳光:
让守护延伸到每个角落
“未检工作不能只守着办案桌,要让法治阳光照到每个孩子身边。”从办案到普法,吴翎翎始终在拓展守护的边界。
2016年,她成为“全国法治进校园”巡讲团成员,深入全国各地为孩子们讲课;她还主动加入家长课堂研发组,为家长们普及监护知识。历经37次打磨、12场试讲,《监护监护 监督保护》课程终于问世——这门课不仅入选全国《法治进校园精品课程》,更让无数家长第一次意识到,监护不仅仅是权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吴翎翎的巡讲足迹跨越7个省市,惠及10万余人。
![]()
在给学生、家长、老师普及法治知识的过程中,吴翎翎也修炼成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她经常会在家里和14岁的女儿、6岁的儿子讨论案情,给孩子读法律绘本。受爸爸妈妈的影响,女儿成了学校的“小小法治宣讲员”,还参加全国小金话筒主持人大赛,讲述“青少年如何防性侵”,获得全国二等奖。
![]()
吴翎翎说,她最大的心愿是让两个孩子能够在没有罪恶、充满希望的环境中成长。20年来,她办理了1000多件未检案件,托起3000多个濒临破碎家庭的希望。工作室里的那幅《启航》静静悬挂在墙上,她这位“护苗人”也在未检的路上扬帆前行——用法律的刚性筑牢防线,以温情的底色化解伤痛,为更多孩子照亮成长的方向。
![]()
像吴翎翎这样优秀的女性还有很多
明天下午
2025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讲师团
将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预约直播
与她们一起
共话理想、共叙奋斗、共展未来
![]()
来源:《现代家庭》杂志 作者: 筱筱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现在只需三步:

喜欢就给我个“在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