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若楠 张勇
责编|李旭
正文共3550个字,预计阅读需11分钟▼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是国内知名家具生产制造基地,被称为“中国实木家具之都”。20世纪90年代起,南康区家居产业在无林木资源、无市场条件、无交通优势的情况下迅猛成长,社会学家费孝通将这一经济现象概括为“无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联四方”。
截至目前,已有1万多家家具制造及配套企业在南康区落脚,从业人员超50万人,南康家具也从“无中生有”发展壮大为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了“木材买全球、家具卖全球”的规模化发展。活跃的交易市场,频繁的人口流动,为南康带来经济腾飞的同时,也使这里的矛盾纠纷较为集中。
为助推家居行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南康区委政法委将综治中心、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中心、泛家居行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等法治力量充分整合、按需“布阵”,让大案小情有处可解、有地可述。
专家把脉化解“硬骨头”纠纷
今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南康区龙岭镇红土地物流园的平静,某物流公司装卸工胡某在搬运家具时突然昏厥倒地,医治无效不幸身亡。得知这一消息的胡某家属悲痛异常,与物流公司在赔偿金额、责任认定等关键问题上产生了较大分歧。
胡某的其他亲属也纷纷从外省赶来,人数多达几十人,因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赔偿事宜的不满,胡某的一众亲属情绪极为激动,强行堵在厂门口,阻碍物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小经济损失。
事发后,南康区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联调中心)接到指派,迅速成立了由几位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调解员组成调解专家组,专门负责此次纠纷的调解工作。南康区法学会法学咨询专家刘其泉是调解专家组成员之一,也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调解高手,是“其泉调解室”负责人,2020年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他向记者讲述了这个案件的难点所在。
“该案牵涉单位部门众多,按照属地原则,该案发生在龙岭镇辖区,但涉案的物流公司坐落在经济开发区内,开发区管委会也有管辖权限。此外,物流公司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区交通运输局,该案的工伤认定环节需由区人社局进行。”刘其泉表示,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个案件,就需要将社会资源、部门资源和法律资源整合起来,让相关部门都参与到矛盾化解的过程中。
在南康区委政法委的协调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区交通运输局、人社局、龙岭镇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介入。与此同时,调解专家组成员也积极为矛盾双方搭建沟通桥梁,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协商。
调解过程虽不是一帆风顺,但调解专家组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终于促成胡某亲属和物流公司达成一致意见,胡某亲属主动离开公司厂房,不再干扰正常经营秩序,物流公司也按照协议约定按时足额支付了首期赔偿款。此时,距离案件发生仅过去一周时间。
据介绍,联调中心设立于2013年,2015年正式入驻综治中心。自成立以来,联调中心已经成功化解重大矛盾纠纷上千件,案件化解率高达98%。
刘其泉表示,“这些年,我们始终把服务百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尽最大努力帮群众把‘烦心事’变成‘顺心事’。从服务南康经济发展来看,矛盾纠纷少了,社会环境更和谐了,企业才能安心经营,项目才能顺利推进,群众才能踏实干事。”
“全科会诊”“一站式”解烦忧
“你好,我想申请法律援助,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您需要准备好法律援助申请表、居民身份证、经济困难状况说明表还有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材料,有什么不明白的您还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我们。”
一位市民正在南康区综治中心询问办理法律援助的相关手续。
走进南康区综治中心,综合接待大厅井然有序,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物业服务纠纷、商事纠纷等窗口依次排列,有不少市民正在办理相关事务。
据介绍,南康区综治中心与南康区市民服务中心毗邻,占地面积约3400平方米。综治中心整合了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劳动争议服务中心等11个中心,有区委信访局、区司法局、人社局等22个部门单位入驻,共设有综合信访、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劳动仲裁等39个受理窗口,“其泉调解室”也设立在此处。
记者了解到,南康区综治中心根据部门职能的不同采用了四种入驻方式。如区委信访局、区法院立案庭等主要为群众纠纷提供服务的单位整体入驻综治中心。对于区司法局、公安局、人社局等处理群众纠纷业务较多的单位,派驻人员长期入驻办公。对于业务相对较少的区妇联、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实行轮流入驻的方式提供服务。对办理某些事项时会涉及的区残联、商务局、税务局等单位,实行“随驻”,随叫随到及时处理。
由于南康区家具市场规模较大,从业人员众多,相关的劳动纠纷频发,今年仅现场办理的劳动纠纷就有3000多起,线上受理的劳动纠纷接近1万件。为此,南康区综治中心专门设立了两个劳动仲裁庭,每年劳动仲裁的案件接近1000件,进入信访途径的劳动争议大量减少。
据统计,自2023年8月以来,南康区综治中心化解需要各单位配合处理的矛盾纠纷的时间缩短了约30%。南康区综治中心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思路,整合政法部门、行政调解职能单位等资源,有效减少了群众诉求办理的时间,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
去年5月,南康区法学会法律咨询服务站入驻综治中心,14名法学会法学咨询专家每周五在服务站轮流值班。
南康区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刘小文介绍,服务站是由法学会与综治中心深度融合、协同共建的专业化法律服务平台,核心定位就是当好综治中心的“法治参谋”和基层矛盾的“调解先锋”。
“我们主动打破职能壁垒,积极与综治中心各进驻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他们在一线执法、接待群众时遇到的法律疑难杂症,我们都会及时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成为百姓信得过、靠得住的‘顾问团’。”刘小文说。
自服务站建站以来,共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解16起,化解重大积案9件,出具法律意见书28份。
此外,南康区法学会还聚焦本地家居产业这一核心支柱产业,针对性开展“法治体检进企业”专项服务,为家居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由法学专家、执业律师组成的专项服务团队,主动深入辖区内大小家居企业,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规范、应收账款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提供“一对一”精准法律诊断;针对企业在产业链协作、跨境贸易、品牌维权中遇到的法律难题,现场答疑解惑并出具个性化法治体检报告,明确风险点及整改建议,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的法律成本,为南康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法治屏障。
“小案快调”减轻群众诉累
南康区家居产业高速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涉家居行业的矛盾纠纷。
“由于家具产业链条长,从原料采购到市场销售,每个环节都可能引发合同纠纷、货款拖欠、产品质量争议等传统纠纷,且矛盾类型不断拓展,知识产权纠纷、劳动争议、环保合规矛盾等逐渐涌现,跨部门、跨领域的复合型纠纷也日益增多。”南康家具新中心负责人曾庆宇说。
《南康区人民法院2024年工作报告》显示,去年一年,南康区法院共审理各类案件15381件,民商事案件9161件,其中涉企案件3915件;审结买卖、租赁等合同纠纷3260件,民间借贷纠纷1363件,涉案金额6.5亿元。
大量案件涌入法院,不仅给案件当事人增加了不少时间成本,也给法院工作人员带来不小的压力。
如何能更好解决这些案情简单却数量庞大的案件,为南康的家居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2年5月,南康区法院牵头,联合区工商联、市场监管局、家居产业服务中心、家具协会等部门,在南康家具新中心设立“泛家居行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以下简称“泛家居矛盾化解中心”)。2024年,南康区法学会在该中心设立法学会法律咨询服务站点,提供“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与法律咨询服务。
据介绍,泛家居行业矛盾纠纷包括行业矛盾纠纷和泛家居人矛盾纠纷,除与家居行业相关的买卖合同纠纷、运输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等行业纠纷外,该中心还将从事家居行业的人员所涉及的民商事纠纷纳入调解范畴。
朱钦莲是“泛家居矛盾化解中心”的主力调解员,曾荣获“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已经从事审判和调解工作30余年。
采访过程中,朱钦莲收到了一条来自当事人的微信消息——“朱老师,对方欠我的货款一直不结给我,您看看我这个起诉书写得行不行。”
据了解,这位当事人从事五金产品销售,虽然朱钦莲还未见过他,但已经通过线上调解帮他处理了4起纠纷。
朱钦莲告诉记者,“我们经常通过电话、微信和当事人联系,如果能当即付清欠款,就可以直接撤诉,如果还无法付清,双方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签字确认接受调解,再由我们制作民事调解书,当事人可以凭借调解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据统计,2024年“泛家居矛盾化解中心”已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457起,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泛家居矛盾化解中心”也成为越来越多家居企业和家居人知晓并信任的便民诊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