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各国旅游签证政策不断放宽,出国门槛越来越低,但“免签”并不等于“随意出入”,它代表的是国家之间基于信任的合作与开放。
然而,总有人把这份信任当成漏洞,把“旅游”变成非法滞留的“跳板”。
所谓的“脱团”,早已不是新鲜事。它不仅扰乱正常旅游秩序,影响行业声誉,更可能让他国对中国游客的信任度下降,最终导致签证政策再次收紧,甚至影响到更多守规矩的出行者。
![]()
韩国免签刚落地,就有人脱团被抓
近期,韩国宣布对中国游客试行免签政策:自9月29日起至2026年6月30日,只要是3人及以上的中国团队游客,就能享受15天免签入境。
然而,政策刚实施没多久,就被个别人“钻了空子”。
据韩国首尔出入境外国人厅移民特殊调查队10月21日消息,两名通过免签制度入境的中国游客在抵达韩国仁川机场后立即脱团失踪。
幸运的是,韩国警方在10月17日与18日将两人相继抓获。
更夸张的是,这已经不是首次。仅在数日之前,就有另一批通过同样方式“失联”的中国游客被查获。
截至目前,6名脱团游客中已有3人被抓,还有3人下落不明。
据了解,这些人都是通过“旅游登录许可制”免签入境的——乘坐邮轮来韩的中国团队游客,可免签停留3天。
他们在9月29日乘坐“梦想号”邮轮抵达仁川港,参加完当地的“炸鸡啤酒”活动后,便集体脱离队伍、消失不见。
![]()
澳大利亚:押金20万也拦不住脱团潮
事实上,中国游客“脱团”现象并非韩国独有。在澳大利亚,这类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不久前,就有网友爆料称,两名中国游客在澳洲集体脱团、非法滞留。旅行社因此被通报批评,涉事部门可能面临严厉处罚。
![]()
有的旅行团甚至直接“团灭”——20多名游客集体失踪,押金高达20万元也没人愿意要。
![]()
社交平台上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我们同事的妻子去英国跟团游,结果回来后说团里竟然跑了两个人。”
还有人回忆起更夸张的经历:“2000年我第一次去韩国旅游,整个团一共16个人,结果第一天刚落地,就跑得只剩我和我老公两个人。”
另一位网友也分享道:“2010年以后的一次韩国跟团游中,团里有三位看起来并非城市居民、经济条件也一般的男性。导游察觉有些异常,特意安排男地陪与其中一人同住,并将所有人的护照统一保管。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这三个人依然消失了。”
从网友的分析来看,这些脱团行为多经过精心策划。有人好奇:他们是不是行李特别多?
但知情人表示:真正打算“黑”下来的,反而会轻装上阵——方便逃、方便藏。至于行李,回头让国内邮寄,或者干脆在当地再买。
为了防止脱团,不少旅行社要求游客缴纳高额押金,金额从几万到二十万不等。可惜,即使这样,也挡不住那些一心想滞留国外的人。
一旦游客脱团,旅行社面临的不只是经济损失,还可能被使领馆“拉黑”,影响后续签证业务。
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持有ADS签证资质的组团社每年都会被分配一定的“脱团名额”。在名额范围内,旅行社只会收到警告信;但如果脱团人数超标,可能直接被暂停业务。
![]()
吸取澳洲等国的教训,韩国在实施对华免签时,也做了风险防控。
他们将旅行社的资质与脱团率挂钩,如果某家旅行社的游客脱团率超过警戒线,就会被重新评估甚至暂停免签业务。
这种“连坐机制”,让旅行社不得不在报名环节就严格筛查、在行程中密切监管。
对于这些脱团事件,网友的评论几乎一致:
“自己想非法滞留,却害大家免签被收紧,太自私了!”
“出国旅游代表的不只是个人,更是国家形象。”
“希望旅行社能多提醒违规后果,让大家知道一旦被抓,不仅害自己,还害整个群体。”
这话说得没错,免签是信任,也是责任。
遵守规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在为所有中国游客争取尊重与便利。
图片及信息来源: 非注明原创均来自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络留言,会立即删除。
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和图片等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完全真实性,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非获授权不可使用本公众号的内容,违者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公众号不对文中出现的所有第三方广告,以及发布的所有广告负有任何责任。
Sources of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ll non-watermarked or specified are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The articles and pictures published on this official account are for the purpose of disseminating beneficial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and do not mean agreeing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ing the complet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 and do not make any guarantees about their scientificity and seriousness. Other media, networks or individuals are not allowed to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official account without authorisation, and those who violate it shall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ies such as copyright. This official account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ll third-party advertisements appearing in the article, as well as all advertisements publishe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