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的项目审批科,最近因为一份 “产业园区扩建项目报告” 炸开了锅。报告提交给主任老陈后,他只在首页写下一行批示:“再细些,莫急。” 就是这六个字,让科室里的人琢磨了整整一上午。
“你们说陈主任这‘再细些’,到底是让咱们补什么材料啊?” 科员小赵捧着报告,眉头拧成了疙瘩,“项目可行性分析、资金预算、环评报告都齐了,难道是嫌数据不够好看?” 旁边的老周放下茶杯,慢悠悠地说:“我看啊,‘莫急’才是重点。最近市里在抓廉政建设,陈主任是怕咱们太冒进,万一项目里有疏漏,被纪委盯上就麻烦了。”
科室长出差在外,这事自然落到了资历最深的老周和最年轻的小林头上。老周拍着小赵的肩膀:“听我的,先把报告放一放,等科长回来再说。咱们先整理些无关紧要的补充材料,比如园区周边的人口分布数据,这样既显得‘细’,又不会出错,还能拖拖时间,正好应了‘莫急’的意思。”
小林却觉得不对劲。这份产业园区扩建项目,关系到周边三个乡镇的就业问题,村民们盼了快一年了。她翻着报告,突然注意到资金预算表里,“基础设施配套” 一项只写了总额,没有细分到道路、供水、供电的具体支出。“会不会是陈主任觉得预算拆分不够细,担心后续资金挪用?” 小林小声嘀咕,可看着老周胸有成竹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
接下来的三天,老周带着小赵忙着收集无关数据,又是做人口热力图,又是整理周边企业名录,把报告撑得厚厚一大本。小林却悄悄跑了趟园区选址地,走访了当地村委会,还联系了住建局、水利局,详细核实了道路拓宽、管网铺设的实际成本,重新做了一份细化到每一笔支出的预算表,甚至标注了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点。
![]()
周五下午,科长回来了。老周兴冲冲地把 “补充完善” 后的报告递上去:“科长,我们按照陈主任的意思,把材料细化了,还特意放缓了进度,您看这样行不行?” 科长翻了几页,皱起了眉:“这些人口数据、企业名录跟项目审批有直接关系吗?陈主任要的‘细’,不是堆材料啊!”
正在这时,小林拿着新做的预算表走进来:“科长,我重新梳理了项目的资金明细,发现原预算里供水管道的成本算低了,还补充了资金监管的建议,您看看是不是符合陈主任的要求。” 科长接过预算表,越看眼睛越亮,连忙带着两份报告去找陈主任。
办公室里,陈主任先翻了老周整理的报告,随手放在一边,又拿起小林的预算表,手指在明细栏上轻轻划过。“这才是‘细’的意思。” 陈主任抬头对科长说,“产业园区项目投资大,预算拆分不细,很容易出现‘糊涂账’,后续监管也难。我写‘莫急’,不是让他们拖延,是怕他们为了赶进度,忽略了关键风险点。”
科长恍然大悟:“您是担心资金使用出问题,才让他们把工作做扎实?” 陈主任点点头:“咱们审批项目,不能只看表面材料齐不齐,更要想到老百姓的利益。这个园区关系到上千人的就业,要是因为预算漏洞导致工程缩水,或者出现贪腐问题,咱们怎么向群众交代?”
后来,小林的预算表被纳入了正式报告,项目审批顺利通过,还因为资金监管方案完善,被市里作为典型案例推广。老周和小赵看着小林受到表扬,脸上有些发烫。老周私下里问小林:“你怎么就知道陈主任的‘潜台词’是要细化预算?” 小林笑着说:“我没琢磨什么‘潜台词’,就是觉得项目关系到村民的生计,得把可能出问题的地方都想到,这是咱们的本分。”
这事渐渐在发改委传开了。有人说小林运气好,猜中了领导的心思;也有人说,其实根本没有什么 “潜台词”,领导要的从来都是对工作负责、对群众用心的态度。陈主任在科室会议上特意提到:“咱们做审批工作,别总想着揣摩领导的‘潜台词’,多想想项目能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那以后,项目审批科的人再也不纠结领导批示的 “言外之意” 了。遇到不清楚的地方,他们会主动去基层调研,去征求群众意见,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猜来猜去。小林也明白了,官场里最珍贵的 “潜台词”,从来不是投机取巧的门道,而是对职责的敬畏,对百姓的牵挂 —— 这份初心,比任何 “暗示” 都更能指引工作的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