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有了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在近千年的岁月流转中,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反复得到印证:重视培养人才、善于引进留住人才、能够高效运用人才的国家在科技和经济方面都能领先于世界,反之则会出现衰退。
育新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并努力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但我们依然要看到一些问题:高级技工缺乏、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社会脱节等等依然严峻的摆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更加重视创新性,在领导干部的培育上、在高级技工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要以实际社会需求为导向,从而为国家输送源源不断的新型人才。
广引才。一个大国要真正崛起,仅靠培养世界一流人才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够挽留和引进人才,能够在全球争夺顶尖人才。当前我国人才大量以留学、移民等方式流失到海外,而海外留学人才回归比例偏低,导致我国本国人才流失严重。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增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后继乏力的风险,科技精英、文化精英、金融精英的流失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轨,也限制了文化实力与竞争力的提升。所以,我国政府仍需要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以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
用对才。苏轼曾说:“人各有所才,才各有大小,大者安其大而无忽于小,小者乐其小而无慕于大,是以各适其用而不丧其所长”。我们做到了吸引留住人才,还必须做到知人善任,无论是大才小用,还是小才大用,亦或是有才不用都是对人才的浪费,只有量体裁衣,才能合理的运用人才资源。大学生村官是党政干部队伍的后备人才,他们更是高素质高知识的代表,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纵看古今多少兴废存败,莫不是人才的竞争。展望未来,人才活力充分涌流,发展动力竞相迸发,这注定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人才发展所指向的“强国”目标,也许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成,但贵在不停步,贵在能坚持,贵在用智慧。人才之基终将托举起一个民族的复兴伟业。(刘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