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媒介独具审美特质的新兴绘画形式,兼具深厚的漆艺属性与绘画属性。其核心魅力之一,便在于创作过程中诞生的“意外之美”。这种美并非纯粹的偶然,而是源于大漆材料的特性、创作者与材料的互动,以及深植于东方哲学的艺术观。大漆材料的独特性,尤其是其可打磨性,为“意外之美”提供了物质基础。多层髹涂的色彩在流淌、交融过程中充满了不可预测性,经过精心打磨,难以掌控的漆层,呈现出温润柔和的质感,并形成意想不到的肌理与色彩变化。这些由材料自身特性引发的、超越预设的效果,往往创造出更具生命力的视觉体验。
![]()
织情叙意
190cm×180cm
漆画 2014年
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 金奖
“意外之美”的产生并非全然被动。现代漆画家的创作实践表明,那些看似随意的漆层肌理,往往是经过无数次实验后有意为之的结果,意外是必然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宋代瓷器的窑变、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如波洛克的“行动绘画“等,这种对材料潜能的主动探索与引导,都揭示了艺术创作中偶然性的普遍价值。在漆画创作中,艺术家需要在控制与放任之间寻找精妙的平衡。如何敏锐地判断、捕捉并利用这些偶然产生的效果,成为艺术创作的闪光点,也是创作者审美境界的体现。真正的匠人面对“意外”甚至“错误”时,并非简单否定,而是以开放的心态观察、思考,将其转化为宝贵的创作灵感。这种将偶然效果转化为可控技法的智慧,恰恰构成了艺术创作的另一重境界,展现了“顺应自然”的深刻理念。
![]()
悠光
100cm×100cm
漆画
2019年
磨显作为漆艺核心表现手法在于它通关多层髹涂色彩经砂纸打磨呈现出的含蓄、温润、高贵,有别于其他绘画媒介。这要求艺术家必须深入理解漆材料的独特性,将材料的所谓“限制”转化为创作的独特优势,困境恰是涅槃的契机,让工艺特性真正服务于艺术表达。避免简单地用大漆模仿其他画种、再现物象,这只会消解漆画自身的独特价值。磨显之道,实为观道,磨穿漆层的“失误”意外露出底层色彩,恰是雪地红梅,正是漆画最为动人之处。各艺术门类的局限,往往正是其特色与生命力所在。
![]()
竞发
120cm×120cm
漆画
2021年
从艺术哲学审视,漆画中的“意外之美”深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对材料特性的高度尊重,是东方艺术哲学中“道法自然”智慧的生动实践。在此过程中,艺术家不再是材料的征服者,而是与材料对话的合作者。每一次意外的漆层效果,都是材料自身的“语言”表达,艺术家则扮演着发现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这种创作方式超越了主客对立,使作品成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结晶。漆画创作应在坚守本体语言的同时,积极吸收多元艺术养分,实现漆画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文/张玉惠,来源:综合莲福美术馆、020艺术观察)
作品欣赏
![]()
纹心雕龙
200cm×200cm
漆画 2015年
获2015中国(厦门)漆画展优秀作品奖
![]()
盛意
80cm×80cm
漆画
2017年
![]()
那时花开
120cm×120cm
漆画
2016年
![]()
焦点
180cm×180cm
漆画
2013年
![]()
地标
150cm×150cm
漆画
2018年
![]()
海路
150cm×150cm
漆画
2017年
![]()
暖暖阳光
120cm×120cm
漆画
2019年
艺术家简介
![]()
张玉惠,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