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头发卖到8万元,一张白纸被炒到4万元。这不是什么离谱的人在搞“行为艺术”,而是一位“成功学大师”课堂上的真实场景。
而且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缔造这场闹剧的杨涛鸣,是河南一个贫困农村走出来的,高中就辍学的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起点低得不能再低的农村青年,却短短七年时间,靠着胡诌出来的“成功梦想”,疯狂敛财3.8亿人民币。但是,他卖的那些“成功学课程”全都是假的。
![]()
2023年4月,杨涛鸣被刑拘。2025年10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才给这场闹剧画上句号:杨涛鸣因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个结局,既是对杨涛鸣诈骗行为的严厉惩处,也揭开了社会上那些包装出来的“成功学骗局”的真面目。
那么,这个学历不高、出身平凡的年轻人,究竟凭什么能让成千上万的人对他顶礼膜拜,甚至心甘情愿地奉上毕生积蓄呢?一切要从他那套精心设计的“成功假象“说起。
杨涛鸣行骗不是个人行为,他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深谙人性弱点,他们每月不惜重金租用二手劳斯莱斯,开课前必定要在城里巡游造势。
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被改造成杨涛鸣的“大师府邸”,墙上挂满与各界名人的伪造合影。每次出场,必定有多名保镖前呼后拥,现场的灯光、音乐都经过精心设计,简直就像一场大型演唱会。
![]()
这些排场可不是白摆的,它们都在向台下的学员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看,跟着这位大师,你也能活得这么风光!
然而,光有排场还不够。杨涛鸣犯罪团伙更厉害的是设计了一套严密的“洗脑流程”。他们像钓鱼一样,先用几百元的低价体验课吸引潜在学员。
在这个阶段,杨涛鸣会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25岁就成为国家级讲师,28岁开劳斯莱斯”的励志故事,让学员开始“做梦”。
一旦有人上钩,课程价格就开始层层加码。从几千元的弟子班,到几万元的领袖班,再到十几万元的导师班,最高级别的“私人顾问“甚至要价超过百万元。
在这个过程中,杨涛鸣的“助教”们会毫不留情地使用各种话术打压犹豫不决的学员:“连这点投资都不舍得,你注定一事无成”、“格局决定结局,没钱就别谈成功”。
![]()
这些PUA话术就像刀子一样扎进学员的心里,在这样的心理攻势下,不少人当场刷爆卡,甚至不惜借钱来交学费。
别看杨涛鸣装“成功人士”装得溜,其实他出生在河南杞县一个贫穷农村,读到高三就因为家庭变故辍学。为了吃饱饭,他进城端过盘子,卖过电话卡,最穷的时候差点交不起房租,睡大马路。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06年,当时杨涛鸣偶然接触到了“成功学”讲师陈安之的课程,那一句“想成功,先发疯”的口号让他一下子开了窍。
杨涛鸣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比起真的成功,教人成功显然更容易赚钱。于是他果断改名换姓,伪造“陈安之得意门生”的身份,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大师“扮演生涯。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房贷、教育、职场竞争,这些都让人们渴望找到成功的捷径。
![]()
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耐心,幻想着通过几次课程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杨涛鸣精准地抓住了这种心理,把“成功”包装成可以买卖的商品。
而那些受骗者,有辛辛苦苦攒了半年钱的菜贩,指望着学会“把菜摊变连锁超市”的秘诀;有在家带娃的宝妈,希望重拾社会价值,结果被骗走全家生活费。
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抱着“快速致富”的幻想,不惜借钱来上课……这些人的渴望其实是不难理解的,谁不想快速改变命运呢?
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都忽略了一个最为朴素的道理:从古至今,从来没有靠听课就能成功的捷径。
无论是历史上的刘邦,还是商业传奇胡雪岩,他们的成功都是时代机遇、持续努力和风险承担的综合结果。想要成功,除了自身努力还得看个“天时地利人和”。
![]()
这一点,就连杨涛鸣自己也是不能例外的。说到底,破除骗局最好的方法,从来不是去寻找更厉害的“大师”,而是回归常识,守住内心的那份清醒。
真正的成功,永远写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藏在你踏实走过的每一步中。它不会出现在天花乱坠的演讲里,更不可能被明码标价。
毕竟,如果成功真的能够通过几节课就轻松获得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不成功的人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