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离场镇也就不到500米的距离,以前赶场要绕3公里。现在桥通了,开车几分钟就到场镇,方便多了!”10月27日,崇州市江源街道桅杆村村民刘术英高兴地骑着“小电驴”通过沙子河桥。当天,桅杆村青羊河桥、沙子河桥同时竣工通车。
![]()
这两座曾经困扰村民出行的“烦心桥”,如今成为群众口中的“连心桥”。变化,仅仅在6个月的时间,这背后是崇州市政协“有事来协商⸳同心议崇事”小微协商平台以院坝协商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化解民忧的生动实践。
院坝协商:“出行难”成焦点
“青羊河桥、沙子河桥仅两块预制板承重,不仅汽车无法通行,骑电瓶车上去也危险。”
“桥不通,只能绕行,村里的道路本来就不宽,两辆汽车都错不开,电瓶三轮车和汽车都让不过,随时都在堵车、退车。”
4月初,江源街道桅杆村的一场院坝协商会成了村民的“诉苦会”。会刚开始,关于“修桥”的话题就接连提出。
据悉,沙子河小桥是江源街道大江路连接江源街道桅杆村和大划街道划石村的重要节点,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未修建此桥。青羊河小桥位于江源街道桅杆村青羊河上,原有桥梁预制板铺设,平时仅供人行走,不能通车。
![]()
建设之前的青羊河桥
“赶场要绕一大截,雨天还要看天出门,不然可能被堵在路上,溅一身的泥水。”村民黄永良的一句话,道出桅杆村1300余名群众的共同烦恼。
委员协力:解决钱从哪里来
必须尽快修桥!市政协委员,江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杨昉在参加院坝协商会后当场表态。但是,建桥的钱从哪里来,又是一大问题。
![]()
群众需要什么,政协就协调“帮”什么。在收到江源街道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后,崇州市政协立即启动小微协商快速响应机制。由市政协办牵头,市政协委组办负责,组织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下沉江源街道的市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再次召开“院坝协商会”。很快,一份《关于支持江源街道桅杆村桥梁建设的协商纪要》形成。纪要明确,桥建成什么型、谁来主导建设、资金如何来、什么时候开工、完工。
随后,在市政协的协调下,“两桥”项目成功争取到成都市级补助资金150.6万元。
桥梁通车:惠及千家万户
6月1日,桅杆村青羊河桥和沙子河桥同步开工。市交通局将其纳入“四好农村路”质量监管清单。
“每隔几天,我就要来看看桥梁施工进展情况。”施工中,下沉江源街道的市政协委员谢武全说。作为项目“民间监理”,他要对用料、施工、验收全程监督,确保桥的建设质量。
“每周向主席会通报一次项目进度。”在崇州市政协秘书长吕鹏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施工进度表。基坑开挖、桩基施工、梁体现场浇筑、桥面铺装……每一步工序都按期进行。9月底,两座宽5米,长20米的钢筋混凝土桥呈现在青羊河和沙子河上。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新桥还加装了防撞护栏。
2025年10月,桥梁工程通过第三方质检,具备通车条件。
![]()
建成之后的青羊河桥
“两桥通车后,桅杆村至场镇通行时间由20分钟缩短至5分钟,每年可节约农产品运输成本约40万元。” 桅杆村党总支书记文秀珍说。修通的不仅是两座桥,更是通往群众幸福生活的“致富路”。刚刚,桅杆村又新引进了一个200亩稻虾共作项目。
来源|崇州市政协 文|夷菊 图|刘朝伟
编辑|周红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